江门日报全媒体2024-02-02 09:19 2538阅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如何能不再“裸奔”?江门作为院士之乡,如何打好“院士牌”……2月2日,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开启第二场“委员通道”,4位委员就各自关注的话题和领域建言献策。委员们关心民生大小事,聚焦百千万工程,关切江门经济发展,并建言应充分做活“院士经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市政协委员许照云:
打好“院士牌” 把“才富”变成“财富”
作为科研人才中的领军人物,“两院”院士是各领域发展的开拓者、领航人。市政协委员、深圳市中美创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许照云建议,江门作为“院士之乡”,应打好“院士牌”,做活“院士经济”,把院士“才富”变成地方发展“财富”,为江门高质量发展集聚更多资源。
“创新人才不足是当前民营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可以借助院士工作站或团队力量,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推动企业不断升级优化。”许照云说,还可以探索合作新模式,让院士或团队成员参与企业经营决策或技术入股,助力我市深入实施“科技引领”工程。
江门还要发挥院士的资源优势,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吸引更多院士团队来江开展合作,推动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落地江门。比如,深化与广东院士联合会的交流合作,探索开展“院士专家企业行”等。
许照云说,目前江门有很多特色优势产业,可与院士团队对接,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团队,形成“一名专家集聚一个团队,一个团队带动一个产业”的良好态势。同时,充分发挥院士的品牌效应,打造更多“院士+平台”“院士+项目”等“院士+”金字招牌。
(文/江门日报记者 蔡昭璐 张茂盛 图/江门日报记者 郭永乐)
责任编辑:周祥燊
二审:朱仑
三审:庄英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