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全媒体2023-05-16 22:15 6466阅
江门日报全媒体讯(文/凌雪敏 毕松杰 图/周华东)家宴,是中国人待客的最高礼仪。在5月16日晚的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欢迎晚宴上,我市以“家”之名,精心准备五邑家宴,把藏在华侨华人儿时记忆里的家乡味道端上餐桌,以别具一格的侨乡菜肴招待海内外来宾,勾勒舌尖上的乡愁。
古井烧鹅、恩平山坑鱼仔、杜阮凉瓜伴鹤山甘牛、秘制新会陈皮骨、筒骨煲大鳌莲藕、鹤城客家酿豆腐、礼乐腊味炒菜心、台山黄鳝饭……餐桌上接连出现的惊喜,让华侨华人记忆里的家乡味娓娓道来。
“最挂念家乡的黄鳝饭,还有杜阮的凉瓜、新会的烧鹅,在海外可吃不到正宗的。今天的菜都是江门五邑正宗的家乡菜,可解馋了!”秘鲁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阮景星尝过家宴菜品后,由衷点赞。
“江门人煲汤肯定少不了陈皮。”美洲中国统一促进会联合总会会长、江门市侨联名誉主席方伟侠从台山漂洋出海打拼多年,一直保留煲汤的习惯。一碗带着陈皮甘香的汤水,就能卸去他一天的疲惫。“但海外的食材没有家乡的新鲜,煲汤总少了点意思。”这次回家,方伟侠喝到了鲜甜的新会陈皮水鸭汤,一下子心旷神怡。
家宴“东道主”的深情厚谊都体现在家宴每一道精心烹制的菜肴里和细节上。比如金山火蒜,相传,有到国外淘金的开平人为了让大蒜漂洋过海几个月后仍保存完好,用烟熏烤大蒜,制成“火蒜”带出海外;古井烧鹅则选用广东四大名鹅之一的开平马冈鹅,用宋朝延续下来的宫廷烧鹅做法,使其嫩爽口、鲜香多汁、齿颊留香;台山黄鳝饭选用“中国丝苗米之乡”、“广东第一田”出产的台山大米,其制作技艺更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江门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米袋子”“菜篮子”和“海鲜铺子”,以粤港澳大湾区1/6的土地生产了1/3的粮食、1/4的水产品、1/5的肉类和1/8的蔬菜,是名副其实的“湾区粮仓”。五邑家宴承办方之一的江门富力万达嘉华酒店行政助理经理黎志毅告诉记者,本次家宴的餐前小菜、主食、饭后水果、甜点等制作食材,皆是从五邑各地精心挑选。此外,家宴还特地准备了近期因电视剧《狂飙》而火热的网红猪脚面。“希望用江门各地的地道特色菜唤醒侨胞们对家乡的记忆。”黎志毅说。
富有侨乡特色的菜品也加深了其他侨胞对江门这座城市内涵的理解。来自马来西亚的侨胞叶玟豪初次来到江门,与同桌友人讨论起金山火蒜这道美食背后的故事,感受到了江门深厚的侨文化底蕴。“一下车,就有凉凉的清风扑面而来,让我觉得江门是一个美丽宜居的城市。家宴上独具特色、兼具趣味与内涵的美食更印证了这一点,这几天我想好好逛逛这座城市。”叶玟豪说。
“这是我从小吃到大的菜,是家乡味!”泰国华侨、佛山市侨商投资企业协会执行会长王美莲回到广东吃到粤菜,感到十分亲切。“泰国有很多广东籍华侨,我觉得五邑菜新鲜、健康,符合我们华侨华人的口味,如果能走出海外,相信会很受欢迎。”王美莲说。
责任编辑:梁凌宇
二审:谢礼鸣
三审:冯江樱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