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2023-05-12 08:23 5258阅
在江门市中心,有一所占地约67公顷的花园式学校——五邑大学。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由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集体捐建的地方大学,也是江门作为中国著名侨乡,广大侨胞和港澳同胞用实际行动支援祖(籍)国和家乡公益事业的一个写照。
“我们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建设事业同大批心系桑梓、心系祖国的华侨是分不开的。”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到广东视察时,高度肯定了华侨在不同时期对祖国的贡献。
侨,是铭刻在江门历史血脉中的印记,也是江门发展过程中的宝贵财富。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一批又一批江门籍侨胞,在侨乡大地谱写了一段又一段侨捐造福桑梓的故事,展现着一代又一代侨胞爱国爱乡的情怀。
△五邑大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由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集体捐建的地方大学。
兴学重教
圆了江门的“大学梦”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业待兴,深怀家国情怀的海外侨胞,对支持祖(籍)国与家乡发展展现了极大的热情,他们捐资出力,参与到当地交通、教育、医疗等建设之中。
养育了梁启超等文化名人的江门,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世代相传。如今,江门现有侨胞捐建的百年侨校48所,超过80年的侨校有117所,而这也是江门侨捐造福桑梓极具代表的写照。
1954年,台山县人大一届一次会议召开期间,有华侨、侨眷代表提出提案,即由他们出钱建立一所华侨中学,并在各区、乡设补习班,以解决华侨子弟就学问题。在众多侨胞的支持、捐赠下,当年9月,台山创办华侨中学,300多名华侨子弟走进自己的学校。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五邑侨乡最早建立的一所华侨中学,也是广东省最早的华侨中学之一。
1957年,国务院颁布《华侨捐资兴办学校办法》,江门籍华侨大受鼓舞并积极捐资,迅速建起了众多华侨中学,仅台山,至1958年就建起华侨中学23所。开平也建起长沙、公联和强亚等华侨中学。新会华侨中学则于1956年创办。
改革开放以来,海外乡亲与江门形成了更加紧密的联系。1985年,五邑大学正式建校,江门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大学,这也标志着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由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集体捐建的地方大学正式诞生。
建校以来,五邑大学共接受超过1000位华侨华人和港澳乡亲、数十个社会团体捐建,捐资及捐物(折价)总额超过6亿港元。江门籍侨胞对这所学校长达数十年的捐助也堪称广东乃至全国捐建人数最多、捐建时间最长、捐建数额最大的侨捐教育项目。
时至今日,江门籍侨胞回馈家乡的善举善心依旧在延续,对江门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江门籍侨胞和港澳同胞共向江门公益事业捐赠累计折合人民币逾80亿元,涉及新建扩建学校、图书馆、幼儿园、医院、敬老院、桥梁、水泥道路等一大批公益项目。其中,捐赠的学校就超过2300所。
守护侨根
诞生广东省首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保护和利用好关于“侨”的历史文化遗产,是连接海内外侨胞与乡土的重要纽带,对于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共铸民族复兴同心圆有着重要意义。
充满特色建筑风格的开平碉楼与村落,蕴藏着几代江门籍侨胞的心血,作为广东省首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其成功申遗的背后,饱含了以旅美华侨方创杰为代表的海外侨胞守护侨根的浓浓桑梓情。
从2002年开始,方创杰为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忙前忙后,在这个过程中,方创杰及其家族20多人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将其祖居伦煊居庐碉楼交给政府托管。此后数年,方创杰和其妻子为顺利推进申遗四处奔走,向海外的华侨楼主解释申遗意义和托管详情,争取华侨楼主的支持。
“碉楼由政府托管,是帮你们管理好、维修好楼房用于发展旅游业,但产权永远不变,业主永远是你们。”在方创杰的努力下,不少华侨楼主消除了疑虑和误解,其行为也激发了大家心中的桑梓之情,纷纷配合支持当地政府工作,将家乡的碉楼和祖屋交给开平市政府托管。
自2007年“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成功后,自力村作为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主景点之一,全国各地游客络绎不绝,也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惠。不少华侨楼主听说后,感恩祖先留下的物业重新焕发光彩,为建设家乡、惠泽乡亲作出了贡献。
守护侨根,亦是广大江门籍侨胞参与家乡建设、造福桑梓的重要渠道,除了开平碉楼与村落,他们还积极参与赤坎华侨古镇、启明里长堤风貌街、台城历史街区等侨镇、侨墟、侨村改造,无偿将侨房、侨产等捐赠或托管给政府,为江门活化保护利用侨文化资源作出积极贡献。
同舟共济
见证血浓于水的真情实感
同舟共济、守望相助,这是一代代江门籍侨胞满载家国情怀的品质,越是危难时,这条联系江门与海内外乡亲的纽带就愈发坚韧。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中国大江南北,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也牵动了无数海外侨胞的心。彼时,抗疫物资成为战“疫”场上的关键,收到江门发出的捐赠款物倡议后,五邑籍海外侨胞迅速反应,广泛发动所在社团会员、企业捐款,竭尽所能拓展海外采购渠道,积极捐赠国内紧缺医疗物资。
彼时,从寻找货源到筹集到医用口罩,墨西哥江门五邑青年联合会仅用了4天的时间,迅速将相关物资发至武汉和江门;荷属阿鲁巴物资缺乏,阿鲁巴新中华会馆主席郑达恩为支援家乡抗疫,特别委托巴拿马的恩平籍同乡郑绿然代为采购,受托的郑绿然暂时放下个人生意,从巴拿马直接前往巴西采购捐赠物资;巴拿马、哥斯达黎加侨团募集的物资无法运回国内,美国广东侨胞联合总会总理林建中立即发动各方,迅速对接好南航在纽约的负责人,免费运送物资回国。
在祖国抗疫的关键时刻,五邑籍海外乡亲四处奔走联络,筹集防疫物资和资金,全力支援家乡抗击疫情。据统计,当2020年江门出现疫情时,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积极捐资赠物,江门共收到23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个社团及侨胞捐赠的物资,折合人民币约2732万元,位居广东省第一。
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不少江门籍海外侨胞遇到防疫物资紧缺等困难。为此,江门第一时间响应侨胞需求,紧急调拨物资,开启了反向驰援之旅。2020年海外疫情发生初期,江门积极回应侨胞需求,迅速向海外27个国家和地区的127个社团捐赠抗疫物资,价值合计约267万元。
危难时刻,互帮互助,共同抗疫,见证了江门与广大海外侨胞血浓于水的真情实感。正是这样的守望相助,让一代又一代侨胞把对家乡深沉的爱转化为公益语言,回馈故土。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 皇智尧
责任编辑:刘佼
二审:司徒俊杰
三审:庄英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