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2022-05-12 10:34 6629阅
结核病又叫“痨病”,是长期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很多人会闻之色变,对传染病充满恐惧,但仍有这么一群人迎难而上,为结核病防治默默付出。他们就是江门市结核病防治所的护士们,他们用专业守护结核病患者的生命。他们在平凡而艰苦的工作岗位上,为江门市结防卫生事业的发展努力奋斗,用辛勤付出谱写出一曲曲平凡而动人的“天使之歌”。
“有一种草,在广袤的沙漠里顽强地生长,名字叫骆驼草;有一种职业,在生命的最前沿坚强地守护,名字叫护士。”今天是5月12日国际护士节,让我们走近这群守护生命的“白衣天使”。
文/图 何雯意 李艳
郑美玲:
“患者恢复健康,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郑美玲
人物名片
结控科副护士长,48岁,从事护理行业超过28年。
“今天吃药了吗?身体情况怎么样啊?”在郑美玲的办公电脑里,存着69个她和患者陈烨(化名)的对话记录。
郑美玲还在住院部工作时就认识了陈烨,3年来,她一直与这名患者保持联系。患有耐多药肺结核、糖尿病、高血压病的陈烨家里贫困,刚入院时甚至出现自杀倾向。郑美玲不仅用心劝导,还通过市结防所为她申请了补助。从住院部转到结控科后,郑美玲再次联系上已经好转出院的陈烨,跟踪病情的同时为她解答结核病相关疑难问题,进行心理干预,督促她按时按量服药。患者最后成功康复。
追踪管理肺结核患者情况是郑美玲的日常工作,办公桌上的30多本患者资料就是最好的见证。此外她还负责结控科的护理管理、预检分诊、核酸采集等相关事项,处理蓬江、江海两区非结防机构上报的肺结核和疑似肺结核病例的追踪和归口管理工作。
“每日新上报的疑似病例都需要及时跟进。”郑美玲表示,追踪这些疑似病例非常重要,尽早排查出确诊病例并开展治疗,可以让患者尽早康复,免受结核病困扰,甚至挽救他们的生命。
然而追踪病例也是一项极其繁琐的工作。“你才有病”“你最好不要再打来”“我要投诉你”……患者不理解的话语时常出现,但郑美玲一直保持着积极的心态,不气不燥,极力劝导每一位患者尽早来筛查诊治。每次成功说服一位患者,她都会倍感振奋。
“患者恢复健康,就是我最大的快乐。”每每谈起患者和护理工作,郑美玲总是充满热情。从事护理工作超过28年,她从未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赵素芬:
“平凡人、平凡事,能坚持下来就是不平凡”
▲赵素芬
人物名片
综合门诊科主管护师,46岁,从事护理行业25年。
“想象在面前有一个生日蛋糕,你要把生日蜡烛吹灭。”“假如这是一杯奶茶,你要一口喝掉半杯。”这里不是在餐饮店,而是在市结防所的肺功能检查室,综合门诊科主管护师赵素芬正在耐心地引导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
“该如何做才能引导患者更好地配合检查,就是要想出一些他们能理解的、具体的方法。”赵素芬笑着告诉记者,肺功能检查对呼吸道疾病诊疗意义重大,但有些患者不懂怎么配合检查,所以她会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进行引导。
25年前,赵素芬刚毕业就进入市结防所工作,笑眯眯、说话轻声细语的她总让人感受到乐观、热情。然而当时赵素芬知道自己所投身的是一所主要治疗传染性疾病的医院时,曾一度感到迷惑。但后来,她想到如果每个人都像自己这样想,那谁来照顾这些结核病人呢?于是她决定坚持下来。
赵素芬依然清晰记得在住院部值守夜班时,第一次遇上患者大咯血的情景。“当时我值大夜班,一个结核病患者出现这样的紧急情况,等抢救完后发现喷洒在病床边和地上的血都凝固了,我去清理血液时,内心恐惧的同时,也为患者获救感到庆幸。所以我经常告诫自己,面对恐惧要坚强一点,为了患者要再坚强一点,既然选择了,就不后悔。”赵素芬就这样不断给自己打气,这份责任和担当,她坚守了25年。
工作中赵素芬总有用不完的热情,一句“姑娘,你辛苦了”就能让她开心许久。在赵素芬看来,“平凡人、平凡事,能坚持下来就是不平凡。”
区媛倩:
“救死扶伤就是使命”
▲区媛倩
人物名片
住院部护士,24岁,从事护理行业1年。
“护士也可以很专业。”初生牛犊不怕虎,刚从事护理行业1年的区媛倩有着年轻人的傲气和底气。在她看来,护士不只是打针、派药这么简单,还要成为医生和患者之间值得信赖的桥梁。
由于结核病具有传染性,很多人对其患者敬而远之,但区媛倩第一次进入市结防所工作时却没有想过退缩。“对我来说,结核病防治是一项具备挑战性的工作,我非常愿意去钻研。”区媛倩说,平时下班后她还会继续阅读相关论文、案例,不断学习新的知识。
“从患者踏入医院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将希望寄托于医护人员。我每次都能从患者满怀期待的眼神中感受到信任。”区媛倩表示,正是这一份信任、这一份期待使她深刻地理解到,救死扶伤就是使命。这份责任感促使她在护理这条路上越走越踏实。
刚独立值班不久,区媛倩在一次夜班查房时听到厕所里传来咳嗽声,一进去就发现口鼻同时涌出大量血液的患者,伴有口唇发绀、呼吸困难等症状。“意识到有窒息危险,我立即扶他回床位摆正体位,等待抢救。”当时区媛倩需要一边安慰被吓得大哭的患者家属,一边处理现场情况。当她给患者吸痰时,发现其口腔内堵塞有大量血凝块,使用吸痰管已经很难将其吸出,她便毫不犹豫地徒手清理。最终,医护人员在这次“与死神的赛跑”中获得胜利。
“最后才发现身上早已溅满了血渍。”区媛倩说当时根本没有时间考虑传染病的可怕。“如果迟了十分钟去查房,或是听到咳嗽声却没有走进去,或是抢救过程中有哪一步处理拖沓了,患者都可能抢救不回来。”区媛倩认为,只有秉持着使命感,才能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赢得下一次不平凡的“生死竞速”。
(责任编辑:梁诗雅 二审:庄英业 三审:徐铃静)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