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声狮鼓、开平灰塑、镇濠泥鸡、玉石花盆景、金漆彩石镶嵌、马冈竹器......一个个江门本地传统非遗展位前,驻足的学生久久不愿离去。
旗袍古典舞、乐韵歌曲、唐风民乐演奏,还有师生合作上演的现代集体舞《never die》......融合了古典、民俗与现代元素的精彩文艺演出,让现场欢声雷动。6月5日,在端午节来临之际,由中共江门市委宣传部指导,江门市文明办、市文联联合主办的“兴侨都文化·育时代新风——我们的节日·端午”“仲夏雅趣·侨韵新风”2024年江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进校园主题活动走进开平市金山中学。800多名师生代表参加活动,活动还特邀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代表到场和师生一起传承传统节日和侨乡优秀传统文化、共倡文明、共享欢乐。
△2024年江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进校园主题活动走进开平市金山中学。
作为江门市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文化活动的重点活动,市文明办、市文联精心策划活动内容,创新采取“非遗+侨韵”“展示体验+文艺服务”的形式融合开展,设置非遗和民间手工艺作品展示、文艺志愿服务舞台演出两大部分是活动的一大亮点,充分展示了“端午”文化内涵和江门侨乡特有的传统文化、非遗项目、曲艺文化和歌舞节目。侨乡文艺志愿者特别是民间文艺家、非遗传承人围绕“端午”主题,为师生呈献了一场集艺术性、趣味性与互动性于一体的文化盛宴,在文艺服务中开展文化传承、文明培育,让师生在参与节日活动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涵养情怀。
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播撒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发展“种子”
当天下午,侨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和民间文艺家相聚金山中学。金声狮鼓制作技艺、开平灰塑、镇濠泥鸡制作技艺、玉石花盆景传统制作技艺、金漆彩石镶嵌传统制作技艺、马冈竹器等当地传统非遗项目纷纷设置展位。
每个展位都排起了“长龙”,师生们纷纷围在非遗传承人身边学习交流、互动体验,认真聆听他们介绍各项非遗技艺的制作流程及历史渊源,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更深刻地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是我第一次集中接触和了解到这么多项非遗技艺,这些精湛的手工技艺,从原材料的挑选到成品的完成,每一个环节都承载着匠人的智慧与心血,让我受益匪浅。”七(1)班学生周恩逸观看过后,对玉石花盆景传统制作技艺情有独钟,“玉石花盆景十分精美,我一眼就喜欢上了,现在我了解到开平会不定时开展这项技艺的传习活动,日后我将抓住这些机会参加学习,通过实践来体会它的魅力。”周恩逸说。
△学生们认真聆听非遗传承人介绍各项非遗技艺的制作流程及历史渊源,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同学们对非遗文化的热情和喜爱让传承人倍感欣慰。“活动现场很多学生兴致勃勃地向我咨询了解灰塑的制作技艺,表现出了很强的学习传承意愿,我打心底里高兴!”开平灰塑非遗传承人谢健扶希望能够开展更多的非遗进校园活动,让更多年轻一代了解和爱上开平灰塑,加入到传承的队伍中来。
开平书法家卢锐权还在现场挥毫泼墨,师生们驻足欣赏,不时发出赞叹。他一边挥毫写下对师生的祝福,一边耐心解答大家对书法的疑问,并将书法作品赠送给现场师生,加深了师生们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理解。

△开平书法家卢锐权现场挥毫泼墨,师生们驻足欣赏,不时发出赞叹之声。
“这次活动通过‘非遗+侨韵’‘展示体验+文艺服务’的形式让师生更深刻地感受非遗文化和传统文化的魅力,是一次十分有意义的活动。”金山中学老师余泽彬介绍,该校一直以来十分注重优秀传统文化和非遗文化的教育,日常以“主题班会+课堂融入教学”的形式向学生介绍我国重要传统节日,并开展非遗课堂、非遗研学行等活动,不断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树立文化自信。
文艺展演瞄准中学生群体特有的心理状态和社会感知、文化需求、性格特点,以分众化服务理念精心挑选了符合“胃口”的多样化节目,还与学校的精品节目联袂登场。当晚,精彩的文艺展演在旗袍古典舞《偏偏喜欢你》中拉开序幕,旗袍的典雅与舞蹈的灵动相互映衬,展现出了东方女性的独特魅力。文艺展演不仅有节日氛围浓厚的四重唱《龙舟鼓响》、开平民歌《舞草龙》、独具侨乡特色的粤韵歌曲《银信情长》、古典风雅的民乐演奏《市集》《桃花朵朵开》、古筝演奏《溟山》,反映传统习俗的三人舞《织嫁》等一系列展示端午传统文化意蕴的节目,金山中学师生火辣动感的现代舞舞蹈《never die》、新疆歌舞《姑娘》等节目也接连登场;独唱《夜空中最亮的星》引起了师生巨大的共鸣,纷纷和声合唱。

△文艺展演精彩纷呈。
△独唱《夜空中最亮的星》引起了师生巨大的共鸣,纷纷和声合唱。
精彩纷呈的节目将传统节日习俗与现代过节形式结合起来,把晚会一次次推向高潮,充分展示了江门地区文化的丰富性和魅力,彰显了侨乡人的活力与激情。
九(4)班学生彭雨婷用“一次精彩的古韵与现代文明的碰撞”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这次活动以音乐、舞蹈等现代舞台形式演绎了端午节、舞草龙、银信等富有侨乡特色和传统文化内涵的节目,更好地增强了我们的审美能力,体会到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她认为,作为新时代好少年,应该要传承好古人留下来的文化和艺术瑰宝,弘扬新时代的新文化和新风尚。
本次活动特邀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代表到校园参加端午主题活动,除了是对他们的礼遇关爱、送上节日的祝福,更体现了好人精神的新老交接、代代传承。让同学们在节日活动中通过与好人模范的交流感悟他们的先进事迹,学习他们身上富有的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
△本次活动特邀好人模范、先进典型代表到校园参加端午主题活动。
根据有关工作安排,接下来全市各县(市、区)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各级各类文化活动场所等阵地资源,广泛组织“我在文明实践中心过端午”和以多种方式开展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的端午主题文化活动,使节日文化活动聚人气、有活力。通过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挖掘端午节日文化内涵,大力弘扬爱国爱家、团结奋进、健康美好的价值理念,彰显时代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参加活动的广东省“最美志愿者”“江门好人”“开平好人”、开平市苍江健身广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站长谭玉琼观看演出后连连点赞。“苍江健身广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在端午期间也将策划举办系列活动,我将把在这次活动中学习到的亮点带到即将举办的活动中,进一步丰富活动内涵,增强大家对传统节日的情感认同和文化认同,把文明新风尚传递到群众身边。”谭玉琼说。江门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把传统节日习俗与现代过节形式结合起来,增强节日仪式感,与文明培育结合起来,倡导文明新风,提升节日文化品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新需求、新期盼,打造“文明形象展示地”等10张城市文化名片,助力“百千万工程”。文/图 记者/李淑珩 通讯员/聂继业

责任编辑:杨嘉蔚
二审:宁园
三审:庄英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