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2024-03-15 10:19 15752阅
走上街头派发宣传卡片,每天手工制作数十斤的秘制食材,骑着满载货物的摩托车穿梭于城市之间……草根创业者冯如丽身材虽然娇小,但内里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9年前,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冯如丽在白沙街道华园市场附近租了一间20多平方米的店铺,专卖烧烤用品。凭借勤劳和踏实,她的店铺逐渐积累了一批熟客和口碑,生意蒸蒸日上。
在冯如丽看来,街头小店虽然并不起眼,但它却是草根创业者实现个人梦想和追求美好生活的舞台。“我希望自己能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只要努力奋斗,普通人也可以在平凡的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冯如丽说。
△冯如丽在核算账单。
到招聘会上派名片 拿下第一笔企业订单
创业前,冯如丽在她表弟的食品公司打了两年工,逐渐熟悉了烧烤食材和用具的进货渠道。2015年,考虑到孩子即将要上小学,为了方便接送孩子和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冯如丽和家人商量后,决定辞职创业,在白沙街道华园市场附近开了一家名为“奇味”的烧烤用品店。
冯如丽原想着把店开在市场附近,凭借每天来来往往买菜做饭的市民,生意自然就会好起来。然而,开店初期,由于缺乏顾客基础,每天只能零零散散地接到几张小单。为了提升店铺的销售量,她决定主动出击,不再单纯等待顾客上门,而是鼓起勇气走上街头派名片,向路人介绍自己的产品。
实践了一段时间后,冯如丽发现“扫街”的宣传效果也不佳。“向路人宣传,看似是广撒网,多敛鱼,但实际上是大海捞针,费时费力、效率低。”随后,冯如丽又把目光瞄准了招聘会,“企业的团建活动,多由负责招聘的人事部门去组织,所以我就想,到招聘会上派名片,或许能更快地找到客户。”
当思路对了,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到招聘会上派名片不久后,冯如丽果然接到了企业的团建订单。她回忆道,当时有一位客人拿着名片到店里,说是在招聘会上拿到的,觉得她比较真诚,所以就选择了她的店。这一番话对于冯如丽来说意义非凡,既是对她努力的肯定,也是对她未来的鼓励。在这之后,店内的企业订单接踵而来,生意也逐渐步入正轨。
坚持手工腌制食材 配送快又实惠吸引熟客
说起店铺的名字,让人不禁好奇,究竟是怎样的美食,能称得上“奇味”?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同于普通的烧烤用品店,冯如丽店内的鸡肉、牛肉等烧烤食材均是手工腌制,酱料也是独家调配,有奥尔良、黑椒、五香、蒜香等多种口味。“市场上同类的产品很多,我们要有特色才能吸引到消费者。我们自己秘制的腌肉,客人尝过了,如果觉得合口味,大多数都会回店里复购。”冯如丽说。
除了产品本身的质量外,优质的服务也是留住顾客的关键。“我们会主动关注顾客的订单,如果有金针菇这类食材,不用等客人开口,我们就提前准备好手打的新鲜蒜蓉,免费送给他们,而且在江门市区,顾客只要消费满400元,我们还提供免费的送货服务。”一直以来,冯如丽始终坚信“小舍小得、大舍大得”,她的慷慨大方,为她赢得了众多回头客。
如今,冯如丽的订单多数是熟客单,或是通过老顾客转介绍,最忙时一天要腌制数十斤肉。“以前夏天是烧烤旺季,但现在已经不分淡旺季了,特别是露营兴起之后,也带旺了烧烤生意,像之前春节那段时间就很忙,很多人在户外聚会烧烤。”冯如丽说。
与打工相比,冯如丽认为,创业能带给她更大的满足感。“虽然我们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也希望能实现自己的价值。看到消费者认同我的产品,让我感到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冯如丽说。
进入春天,随着天气越来越暖,冯如丽想再跑跑市场,多拉一些订单。“现在市场竞争大,食物购买渠道多,我们能坚持下来其实已经很好了,因为配送快,产品好,价格又实惠,很多熟客还是很支持我们的。”冯如丽说。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陈倩婷】
责任编辑:伍诗璐
二审:司徒俊杰
三审:钟建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