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宣传2023-12-27 23:45 5647阅
近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沙冲河市级河长陈冀带队前往鹤山工业城督导检查污水厂工程(二期)建设,并召开沙冲河水环境治理联席会议。本次河长制巡查创新方式方法,召集全体沙冲河市、县、镇三级河长联动巡查,带领相关职能部门下沉督导,旨在破解“九龙治水”难题,发挥“1+1>2”的协同效应,系统推动沙冲河水环境治理工作,提升沙冲河水环境质量。
在鹤山工业城污水厂工程(二期)现场,陈冀仔细询问了项目施工进度、资金保障、污水净化工艺等情况。
在鹤山工业城污水厂工程(二期)现场,陈冀仔细询问了项目施工进度、资金保障、污水净化工艺等情况,强调要确保各工程项目按计划顺利完工和投入使用,满足园区企业生产需求。联席会议上,陈冀详细听取了市、县、镇三级河长办的工作情况报告,肯定了沙冲河水环境治理的工作成效,并充分发挥联席会议作用,让上下游河长互相提意见、摆问题、寻对策、促提升。 随后,陈冀结合三年巡河经验分享了三点体会。一是河长制作为江门生态文明建设的金字招牌,取得的优秀成果离不开各级河长、各个河湖管理部门上下同心,坚持系统理念同向发力。二是水环境治理重在长效常治,需要凝聚政府和民间的力量,运用“科技+人工”的手段进行常态化治理。三是生态治理是收获群众的口碑的“良心工程”,建设良好生态环境需要勇于斗争,要尊重自然规律,平衡好群众需求、利益和生态之间的关系,为群众赢取更好的生存发展环境。 关于下一步治理工作,陈冀提出五点要求: 一要提高政治站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我们做好河长制工作的根本遵循。如何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破解发展和环保的问题,必须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里面去找答案、找举措、找启迪。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始终是“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在河长制工作上,我们以人民为中心,用好手中的公权力,实现生态环境、水、空气、土壤等各个领域的公平公正,实际上就是“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我们落实做好省委“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以及市委“1+6+3”工作安排,本质上也是维护好和践行好“公共产品的提供者”。 二要把握科学规律。一方面,要坚持系统工程思维。河长制工作中,上下联系着河流的上游和下游,左右联系着不同的行政区域,上下左右的联动正是系统工程思维最生动、最具体化的体现。这就要求河长办要坚持“一盘棋”的思想,做好统筹协调,发挥枢纽作用,打破区域行政区域的割裂,形成高质量治理格局,真正起到“1+1>2”的协同倍增效应。另一方面,要坚持问题导向思维。要清楚认识到水环境治理的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通过具体分析污染源的来源,分门别类、分轻重缓急、有条理地汇总梳理,细化责任分工,形成工作指引与任务清单,各部门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坚持多源共治,通力合作、相互配合、各负其责,在重点流域联合执法、交叉执法上群策群力、齐抓共管。 三要强化考核问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省加大环保督查和考核问责的力度,省市坚持每季度通报国考和省考断面的水质情况,形成了高压的态势。要清楚看到今年以来还存在个别河段水质对比同期变差、牛湾断面水质未能稳定达标等严峻情况。因此,要深入攻坚一线,摸实情下实功,亲力亲为,尽心尽力,积极主动地完成好各级的工作任务。要强化考核问责,把检查督导贯穿于沙冲河的综合治理中,加强乡村和干支流的水质监测,用水质监测结果来说话。要成立联合工作组,采取定期督导、突击检查等方式进行明察暗访,把相关工作情况纳入河湖整治和环保一岗双责的考核,作为领导班子和干部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 四要加强宣传教育。一方面,要加强新闻媒体宣传。走好群众路线,努力营造共管共治的良好治水氛围,让绿色低碳的理念深入人心,引导发动每个群众个体、每个企业主体树立环境建设第一人的意识,自觉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向绿色环保、低碳节能转变,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绿色生态大格局。另一方面,要打造靓丽形象名片。对于沿河地带的基础设施,不仅要建还要用,不仅要用还要优,要高起点谋划,将环保基础设施与科普研学相融合,延伸打造科普教育基地、网红研学打卡地,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赢。 五要坚守廉政底线。现在财政资金压力大,各种建设资金都运用了专项债,切勿以为专项债是一个监管之外的“飞地”,现在拿起来“用得欢”,将来不干净的“拉清单”。我们既要建设一个绿色环保的工程,更要建设一个经得起历史追问的干净安全的工程,在看得见的工程上守好廉政底线,在看不见的设施上也得下足功夫。
责任编辑:杨嘉蔚
二审:庄英业
三审:宁园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