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江门2023-05-11 22:55 6041阅
助人为乐、见义勇为
敬业奉献、孝老爱亲
......
这些闪闪发亮的形容词
在一个个“江门好人”身上得到了体现
5月11日
2023年第二季度“江门好人”
候选人名单公布
他们是谁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候选人名单
一、助人为乐类(1名)
何美笑
开平市美琪美发发廊美发师
二、见义勇为类(2名)
李长财
恩平市良西水库工程管理处报账员
黄育琪
江门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物流配送中心送货员
三、诚实守信类(1名)
赵惠龙
江门市舜勤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
四、敬业奉献类(4名)
陈奭荣
台山市斗山镇绿稻农场场长
李泽伟
江门市江海区礼乐街道威东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张海疆
鹤山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四级高级法官
谭锦华
新会区景堂图书馆古籍修复师
五、孝老爱亲类(2名)
吴秋香
江门市金羚电器厂退休职工
徐 棠
新会区会城街道浐湾社区居民
简
要
事
迹
何美笑,女,1977年1月生,开平市美琪美发发廊美发师。
何美笑是一名资深义工,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笑姐”。自2012年加入义工队伍,笑姐每月坚持为开平市蚬岗玲珑村的老人义剪。她的到来,不仅为老人们带来干净清爽的发型,还有无尽的关怀和欢笑。逢年过节前,笑姐总会筹钱为老人煮一顿丰盛的家常饭。在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邻居及义工加入玲珑爱心队。笑姐说过,“我会一直为玲珑村的老人服务”。这句话看似简单,却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笑姐还经常为长沙、大沙、赤坎的老人院老人以及赤水的乡亲义剪。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笑姐加入开平志愿剪发青年突击队,以己之长助力疫情防控。笑姐和91名义工一共开展了16场义剪志愿服务活动,为876名一线防疫人员义剪。此外,笑姐还是开平市人民公园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的副站长,她坚持为广大群众提供贴心服务,值班坚守、认真工作,开展义剪、救伤、义工知识宣传、文明城市创建宣传等活动。
何美笑曾获评开平市优秀义工、“开平好人”。
李长财,男,1984年2月生,恩平市良西水库工程管理处报账员。
面对危险,他没有犹豫,更没有退缩,而是挺身而出,用勇气书写侠肝义胆,用行动换来他人安全。他就是恩平“头盔哥”李长财。2023年3月20日,恩平市西门路发生一起因司机身体突发状况踩死油门导致的交通事故。事发时,肇事车辆追尾顶着前车且车轮仍不断高速运转,车轮与路面猛烈摩擦产生浓浓白烟,情况很是危急。李长财刚好驾驶摩托车经过,见此状他没有一丝犹豫,来不及摘下头盔,便冒着危险靠近肇事车辆,与热心市民一起救出失去意识的司机,并迅速拨打120。李长财不顾自己安危做了一件让全市人民敬佩的好事,大家都称他为“头盔哥”。“头盔哥”见义勇为的事迹,获得多家央媒、省媒聚焦点赞,点击量超过300万,还被“文明广东”微信公众号转载宣传,在全市营造了知善为善的浓厚氛围。他的善举为全市人民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让道德的芬芳沁润群众心灵。
黄育琪,男,1973年12月生,江门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物流配送中心送货员。
2022年10月21日,黄育琪在送货途中巧用送货车辆,帮助一名被防盗网卡住的儿童及时脱险。事后,他的事迹被《江门日报》、烟草行业网等媒体宣传报道。2023年3月22日,黄育琪在送货途中偶遇一辆失控起火小车,危急关头不顾自身安危,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成功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他一直把见义勇为当成“应该”的质朴之心、英雄之举,也渐渐被大家所熟知。生活中,黄育琪是家乡人的“勤务员”,热心帮助村民,主动协助村委会处理村里大小事情,深得乡亲们的信任和尊重。工作中,他是踏实肯干的“老黄牛”,乐于助人,无论是在目前的送货员岗位,还是以前的安全员岗位,他都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做好每项工作,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去,同事需要帮忙的时候他从不推托,得到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就怕工作干不好,就怕自己帮不上忙,只要能把工作干好,能为大家多分担一点,苦点累点无所谓!”他说。
赵惠龙,男,1984年4月生,江门市舜勤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惠龙从事建筑行业18年,带领江门市舜勤建设有限公司诚实守信、以德经商,精耕本地市场,全力打造民族品牌。目前,舜勤建设已发展成为一家以房屋、装饰、市政工程为主的“重合同、守信誉”单位。在大泽捷胜工程项目攻坚战中,由于作业面不连续,致使原有的施工方案无法实施,工期压力大。为了按期完成任务,赵惠龙每天一大早就赶到工地,根据现场实际及时调整方案,还敦促兄弟单位多交作业面。他对工程质量要求很严,带领工程技术人员认真贯彻执行上级的各项技术规定、要求,从没有出现技术错误,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有条不紊。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赵惠龙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提前组织人员设备全力保障工程关键目标节点,确保员工有序返岗,积极推进复工复产。
赵惠龙带领江门市舜勤建设有限公司连续4年被评为A级纳税人,并获“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企业经济发展贡献先进单位”等荣誉。
陈奭荣,1987年6月生,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台山市斗山镇绿稻农场场长。
陈奭荣出生在一个传统的农村家庭,热爱土地,坚信农业发展大有作为。2014年,他毅然辞职,回到老家江门台山斗山镇五福村,创办了绿稻农场,种植优质丝苗米,并注册了“奭乡味”大米品牌。陈奭荣积极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艺,并推广“稻鸭共养”生态农业和智能机械农业模式。2019年,绿稻农场被评为“广东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和“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021年,陈奭荣成立了台山绿稻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引领当地农业发展壮大,带动乡亲们致富。2023年,绿稻农场入选全国第四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陈奭荣深入基层调研,在2023年全国两会上提出“关于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助力粮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陈奭荣曾获评广东省乡土专家、江门市十大高素质农民、台山市劳动模范。
李泽伟,男,1967年12月生,江门市江海区礼乐街道威东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李泽伟是一名退伍军人,也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担任威东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6年来,他在当好群众“守护者”的同时,主动谋发展,当好全村发展的“参谋员”“主心骨”和群众致富的“领头羊”。他科学规划威东村发展蓝图,竭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村庄:完成了中心河威东段路面硬底化、沿线路灯安装等工作;完成了威东党建文化广场的建设;对威东村中路里7条巷道进行升级改造,并建成中路里文化活动中心。此外,在世界500强企业巴斯夫项目、上市企业集聚园区项目选址在威东村后,他带头挨家挨户做群众工作,出色完成项目征地工作,为全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他的带领下,威东村集体收入从2016年的84万元增加到2021年的173万元,并荣获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
李泽伟曾获评江门市优秀党务工作者、江海区农村工作先进个人、江海区最美退伍军人、江海区先进民兵营长。
张海疆,女,1974年6月生,鹤山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四级高级法官。
自大学毕业以来,张海疆一直从事一线审判工作,至今已有27年。张海疆勇于开拓创新,创建“巡回审判+”行政审判“江海模式”,被全国法院复制推广;推动构建“1+1+n”江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格局,助力江门法院医疗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进入鹤山市人民法院工作后,她坚持依法审理案件与参与社会治理双轮驱动,推动构建鹤山市多元解纷机制,打造“法院机关+人民法庭+属地镇街”解纷终点站,推动鹤山市人民法院在工业园区、社区、学校等设立巡回法庭、司法服务站(法官联络点)等服务站点32处,实质化解大量纠纷,与人社、工会等部门和单位共同设立的中欧合作区劳动联处中心入选全国百家金牌调解中心……在她的带领下,2021年以来鹤山市人民法院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人民满意度不断提升。
张海疆曾获全国优秀法官、中央政法委 “平安之星”、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广东省法院党建工作先进个人、广东省委 “依法治省”先进个人、广东省三八红旗手等国家、省、市级荣誉。
谭锦华,女,1974年10月生,新会区景堂图书馆古籍修复师。
谭锦华从事古籍文献整理与保护传承工作已有15年,一直在为古籍修复技艺的传承作贡献,其工作业绩得到群众和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认可。在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的指导下,2013年至今,她累计修复古籍75册(件)5360页,包括善本3册251页、和刻本24册1549页、拓片24张、契约文书104份及单张藏品等。谭锦华经手修复的多份古籍,在修复后均得到文献持有人的致谢。得益于自身优秀的修复技术和敬业奉献的精神,谭锦华的相关事迹被主流媒体广泛报道。此外,她积极参与“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成果展”活动,宣传古籍保护意义,增强群众古籍保护意识。在“书香古韵——中华古籍之魅力”进校园活动期间,她负责讲座、现场示范古籍修复技艺、指导等工作,先后走进新会区10间学校,受益师生超5000人次。通过各种活动,展示古籍修复技艺和修复成果,把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好、宣传好。
谭锦华曾获“江门市新会区科学技术二等奖”。
吴秋香,女,1954年6月出生,江门市金羚电器厂退休职工。
吴秋香是一位警嫂、警妈、警婆婆。她兢兢业业、贤惠明理、持家有道,在家庭充当贤内助,大力支持丈夫、儿子和儿媳的工作,为公安工作作出自己的贡献。儿子一岁多时,吴秋香便跟随丈夫来到江门。她始终理解和支持着丈夫的工作,自己挑起了照顾家庭的大部分工作。白天,吴秋香在负责接送孩子同时也会到电器厂上班帮补家用;晚上下班后就打理好家庭日常事务,精心哺育孩子,默默为丈夫和家庭撑起半边天。在她的支持下,丈夫安心投身公安工作近40年,从一名基层技术民警成长为全省广泛认可的刑事技术专家。儿子大学毕业后也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三人与同为人民警察的儿媳组成了“三警家庭”。儿子儿媳经常因为特殊勤务不在家,她就如过往一样一边操持家务,一边照顾年幼的孙女和退休后体弱的丈夫,让家里始终保持井井有条、孙女健康成长,给丈夫、儿子、儿媳撑起了一个温暖、稳固的大后方。
吴秋香曾获“爱警母亲”荣誉称号。
徐棠,男,1946年11月生,江门市新会区会城街道浐湾社区居民。
徐棠于1971年成家,5年后这个家庭迎来了女儿徐淑贞。不幸的是徐淑贞一出生就被确诊为脑瘫,被评定为先天性多重残疾一级。在医生们的一声声叹息中,徐棠与妻子坚持四处求医,为徐淑贞寻找希望。在性情暴躁、生活完全无法自理的女儿面前,夫妻二人用日复一日的温情照顾呵护着她,克服生活中一个又一个难关。期间,徐棠始终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他的事迹也得到了身边同事和亲朋的认可。1978年,儿子徐国彬出生。在徐棠和妻子的教育引导下,徐国彬从小就学会了照顾自己、干家务活,还时常会帮助父母照顾姐姐,从来不会因为姐姐是残疾人而嫌弃和埋怨。儿子的到来也没有让他们对女儿的爱有所减少,一家四口相互扶持,为徐淑贞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打破了先前医生“生命有限”的判定。今年已经77岁的徐棠用爱和责任守护了女儿徐淑贞17000多个日日夜夜,用言传身教把儿子徐国彬养育成人,深刻诠释了什么叫父爱如山。
责任编辑:杨嘉蔚
二审:司徒俊杰
三审:庄英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