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宣传2022-09-21 22:50 5741阅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主题是“知彼知己早防早智—携手向未来”。为感恩伟大无私的母爱,弘扬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凝聚和提升孝母感恩的良好道德风尚,同时号召广大群众关注“阿尔茨海默病”,江门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江门市委宣传部、江门市教育局联合举办的“感恩母爱 弘扬美德”主题观影活动昨天在蓬江、开平两地同时启动,100多名中学生、江门好人、道德模范代表以家庭为单位共同观看了电影《妈妈!》。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陈冀高度重视文明培育工作,指出要通过开展此类活动,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老人的良好氛围。 在蓬江主会场,观看完《妈妈!》这部讲述一个85岁妈妈照顾65岁阿尔茨海默病女儿的动人电影,江门好人、外海中学教师冯静不禁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她热泪盈眶地说,“希望全社会对阿尔茨海默病更加关心,进一步弘扬美德和孝道。”江门好人、蓬江区文广旅体局政策法规股股长郑修凯认为,电影体现了母性的伟大,希望大家用行动去弘扬孝老爱亲的美德,让父母在自己的身边过得更幸福。 在开平分会场,主办方首先向第四届开平市文明家庭颁奖,并为参加活动的妈妈献上鲜花。“全国五好家庭”崔少红观影后表示“母爱是最伟大的,是无价的,所以当我们的妈妈还在的时候真的要好好地善待她。”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母亲的陪伴下走过余生,让人从中感受到母性的光辉。”紫茶中学学生陈蓬博说,他将更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母爱特别伟大!”观影后,紫茶中学学生宾伍优感慨万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需要社会更多关怀和支持,希望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同志表示,2022年中国迈入60岁人口超2000万,江门老龄化趋势也日益明显,关注关心关爱老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江门是全国文明城市,孝老爱亲传统氛围浓厚,涌现出一批道德模范、江门好人等先进典型,开展这样的活动,也是为了弘扬传统美德,倡导敬老、亲老、爱老、助老社会风尚。
据介绍,本次活动分为“观”和“评”两个阶段。各地各学校可结合实际组织集中观影或自主观影活动。即日起至10月15日,主办方将开展观后感征文活动,作品主题为“感恩母爱 弘扬美德”“妈妈,我想对你说”,文章体裁不限,凡是观看过电影《妈妈!》的学生均可参加,报送邮箱为jmxc2519@163.com。活动设置一、二、三等奖,获奖者可获主办方提供的证书奖励。 近两年,我市持续深化文明培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开展“文明之歌大家唱”“观影学史”“防疫养生操”等活动,更加温暖的文明江门建设步伐越走越快,全社会“暖心”指数不断攀升。
正在热映的电影《妈妈!》中,80多岁的吴彦姝与60多岁的奚美娟饰演一对母女,她们普通又独特,阿尔茨海默病的意外到访,打破了她们平静的老年生活。电影《妈妈!》聚焦银幕老年群体,更首度正面呈现阿尔茨海默症的种种病状,深入病症家庭真实困境,填补国内阿尔茨海默症相关题材的空缺。让我们更加理解老年人生活的不易,也激励着更多的患者家庭积极面对,就像影片中蒋玉芝母女那样,在病痛与衰老的威胁下,拥抱彼此,热爱生活,以爱之名,对抗遗忘。 阿尔茨海默症,其病症不仅仅是传统印象中的健忘,它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而且还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进一步地加重,同时照料者也会出现恐惧、担心、害怕、紧张不安等负面情绪,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如果应对不当,易导致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为重度和极度障碍。 为了关爱失智症患者,预防老年痴呆,1994年国际老年痴呆协会把每年的9月21日设定为国际失智症日,又称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世界老年痴呆日。今年的主题是“知彼知己早防早智—携手向未来”。
如何预防 阿尔茨海默病? 首先,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规律锻炼、健康饮食、充足睡眠、多阅读、下棋、学一门语言、多与朋友沟通、戒烟酒、预防脑部受伤、听力下降及时安置助听器,有抑郁焦虑及时就诊,保持心情愉快。 其次,老年人定期检测血压、血糖、血脂和体重,还要每年体检。 最后,当感到记忆力下降时,定期进行评估,动态了解脑功能衰退的变化。家人有痴呆病史的更需要积极关注及时就诊,防患于未然。 国际研究证据表明,超过1/3的痴呆可以通过干预危险因素的方法得到有效预防。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要积极锻炼身体、规律有氧运动,如太极拳、太极剑等。家庭成员应耐心照顾好老人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悉心照料。
责任编辑:杨嘉蔚
二审:司徒俊杰
三审:钟建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