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2022-08-01 22:50 4841阅
去年以来,市委宣传部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政治责任,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探索出了以“七彩‘流动课堂’打通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的模式(即“红色”公园课堂、“赭色”公交课堂、“橙色”快递课堂、“绿色”榕树下的课堂、“蓝色”水上游船课堂、“青葱”校园课堂、“紫色”网络课堂),将理论宣传宣讲场所搬到城市广场、公共汽车、田间地头、快递小车、景区游船等场所,采用分众化、潮流化的宣讲方式,有效提升了理论宣传的覆盖面、亲和力、感染力。
△ “橙色”快递课堂。
△“绿色”榕树下的课堂。
△“蓝色”水上游船课堂。
△“青葱”校园课堂。
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七彩“流动课堂”打破了思政教育“抽象”“遥远”“枯燥”“和现实生活没有太多关系”的传统印象,真正实现了融入百姓生活、就在人民身边、深入群众心里的目标,全方位覆盖了各个层次的市民群众和青少年群体。七彩“流动课堂”形式新、效果好,被人民日报等中央和省级媒体多次宣传报道。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市通过七彩“流动课堂”自发组织参与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宣讲的单位团体500余个,党员群众近100万人次,有力推动基层思想政治教育走深走实。
值得一提的是,七彩“流动课堂”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取得了喜人成绩,一些突出做法获得各级认可。其中,榕树下课堂的重点子项目“碉楼下的党课”,作为江门党史学习教育一项品牌活动,成为中宣部公布的2021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102个主题宣讲示范项目之一。
七彩“流动课堂”既打造了长期固化的宣教阵地,又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机制,实现了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推动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常态长效。比如,红色公园课堂、赭色公交课堂、绿色榕树下课堂等为市民群众的思政教育提供了一个长期固化的阵地;“学党史 跟党走 做合格接班人——开学思政第一课”活动,通过制定印发规范性文件,把这项党史学习教育和思政课改革的创新举措固化下来,要求领导干部和学校校长每个学期带头讲授第一堂思政课。
责任编辑:杨嘉蔚
二审:庄英业
三审:钟建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