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2022-03-14 07:53 11345阅
获批成为全国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全国率先实现商事登记银政渠道“31省通办”,全省率先上线特种设备智慧管理系统;成功创建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并获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推荐城市;举办全国首个地级市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大赛,推动全国首宗超5亿元地理标志质押融资项目落地签约……2021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2022年,市市场监管局将如何更进一步在奋力构建新时代侨都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中彰显市场监管新作为?近日,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谢少谋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今年,我们将紧紧抓住‘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机遇,认真落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精神,按照市委‘1+6+3’工作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市场、质量与监管,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活力和秩序,以‘开局即加速’的奋进姿态展现新风貌、打开新局面,推动市场监管事业再上新台阶,奋力在构建新时代侨都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上展现新作为、干出新气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力争年末市场主体突破70万户
优化市场,核心就是优化营商环境。谢少谋介绍,今年,市市场监管局将主动对接先进规则,打造近悦远来营商环境。
“市市场监管局将全力打好农贸市场综合治理三年行动收官战,确保今年6月15日前完成台山、开平、恩平共58家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任务。”谢少谋说。
与此同时,市市场监管局将纵深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紧扣“港澳融合”“侨都赋能”工程,主动对接港澳以及国际市场准入先进规则和先进标准,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全力服务港澳同胞、海外华侨投资落户江门。同时,全面深化“证照分离”“一照通行”改革,在更大范围和更多行业实现“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全方位畅通市场主体退出渠道,全面推行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改革,实行简易注销登记“全程网办”;加快修订“个转企”奖补政策,力争将新发展市场主体年增速稳定在15%以上、年末市场主体净增长稳定在10%以上,全年市场主体净增长超6万户,年末市场主体总量突破70万户。
市市场监管局还将纵深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积极推动抽查工作地方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力争江门市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标准体系项目在验收中达到“优秀”级别;严格落实江门市场监管领域抽查事项清单和年度抽查计划审查制度;深耕“一监到底”网络直播执法品牌,推动网络直播执法常态化和全覆盖;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协调机制,深入推进信用监管、智慧监管、协同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等多种监管方式创新融合发展。
启动第三届江门市政府质量奖评审
谢少谋介绍,今年,市市场监管局将进一步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全力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推动“工业振兴”“园区再造”工程。
——实施《江门市十大重点行业和领域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修订实施《江门市政府质量奖评审管理办法》,启动第三届江门市政府质量奖评审;培育不少于5家企业参评2022年省政府质量奖,争取1至2家企业获评省政府质量奖、提名奖。
——全面夯实质量发展基础,进一步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培育5个企业质量提升创新中心,打造一批质量示范标杆企业;加快珠西综合质量检测服务平台建设,大力支持特色食品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配套布局监管和检验检测资源。
——大力建设计量标准体系,实施标准化战略,资助不少于20家企业50项标准,加强公共服务领域标准体系建设,推动企业争当标准领跑者;主动对接湾区食品标准体系,实施推广已修订的供深食用农产品标准;对全市农贸市场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实现在用强检计量器具免费检定全覆盖;加强认证检验检测监管。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运用,聚焦“科技引领”工程,争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指导县域、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工作;举办第二届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大赛;建设不少于25家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中心。深入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活动,力争质押融资金额超25亿元;加快江门市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建设运行,争取设立国家级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完善知识产权海外维权布局。
狠抓“四大安全”与疫情防控
今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将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强化集中监管仓规范管理,发挥好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首站拦截”作用,重点抓好444家进口冷链食品冷库、272个农贸市场、1850家药店等重点单位、重点场所防控力度。
同时,全力加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四大安全”,坚守市场安全底线: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全力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统筹推进“六大体系”“七大工程”“八大行动”,全年完成不少于2.8万批次食品抽检任务,食品检验量达到每千人6批次。推动社会餐饮“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力争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和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100%全覆盖。全面加强药械化安全监管,持续抓好疫情防控药械质量,继续发挥药店“哨点”作用,加强疫苗储运、使用环节质量安全监管。持续推进特种设备智慧管理系统在全市推广应用,全市77个基层监管所100%应用系统开展线上监管;全市公众聚集场所、中高风险特种设备,重点单位100%纳入系统动态管理;全市特种设备业务网办率力争达到90%以上。加大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覆盖面,全面实施产品质量分类监管,加强评价结果应用。
【文】江门日报记者 张永源 余太平 王亚方 邓斌 陈敏锐
(责任编辑:刘佼 二审:王鼎强 三审:陈淑婷)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