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宣传2021-01-26 22:30 12576阅
近日,“江门宣传”微信公众号刊发了以“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为主题的征稿启事。消息一经发出,江门全市干部群众踊跃投稿,以手中笔抒写心中情,传达出对新一年的美好希冀。
即日起,“江门宣传”将刊发入选的投稿美文,以此展示江门市和过年有关的亲情、友情、爱情、家风、家训等温情故事。目前,后台也正持续征集投稿中。
本次刊发的征文是:
最美应是那人间烟火味
作者:中共台山市委宣传部 罗棠波
时光冉冉,转眼已是不惑之年。遥想儿时过年之光景,记忆最深刻的,仍是那暖暖的灶头飘出那烟火味。
自大年廿九起,母亲就开始忙碌了,张罗家头里里外外的卫生,购置过年所需的物料,俗称年货,有果糖、瓜子、花生、米饼……当然也少不了我和弟弟的新衣裳、新鞋袜。而我最爱的,也最难以忘却的,是母亲亲手制作的乡下甜糍粑和那一桌子飘香饭菜。
△炒米饼。图源鹤山融媒
印象中,在大年三十凌晨四五点,“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早就响彻村子,兄弟俩早就被吵醒,怀着过年兴奋心情,冲向那窄小简陋的厨房,昏黄的灯光下,只见母亲娴熟地揉捏着面团,不一会儿,一个个圆圆鼓鼓的糍粑铺满八仙方桌。而这时,灶头那缕缕热气夹杂着淡淡甜味不断溢出,我们早已馋到流出口水。母亲见到我们那馋猫样,扑哧一笑,随即揭开那厚厚的木制大锅盖,一阵浓烈糍粑甜味扑面而至,母亲用碗一人分了两个给我们兄弟俩。抢过碗后,我们拿起热辣辣的糍粑,就往嘴里送,虽然被烫得嘴巴发出“嗦嗦”响声,但当糍粑那香甜的馅汁儿流入喉咙那一瞬间,心里是那么温暖而幸福!每每忆起,嘴角不禁上扬。
△糍粑。图源新华社 宋文 摄(图文无关)
大年三十,最重要就是吃年夜饭。那时候,家里没能用上煤气,而那“八菜一汤”全是用柴火烧出来的。虽然家里不是很富裕,但过年的年夜饭还是挺讲究,母亲负责张罗整个年夜饭,我们兄弟俩负责打下手,经过母亲一天不停地在灶前劳作,满满一桌子菜像变魔术般呈现出来,有白切鸡、焖大鹅、清蒸大青鱼、白灼大盘虾、大肉丸子、炒八珍、蚝油生菜、花菜、发菜汤,寓意团团圆圆、年年有余、八面生财。最开心的一刻,就是夜幕降临,全家人拥在桌子前,美美吃着这饭菜,大声聊着来年要做的事,时而发出阵阵笑声,那么满足、快乐。
△龚静 摄(图文无关)
时至今天,自己住进城里,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但过年方式不一样了,当我和孩子聊起以往过年的陈事,他们只是眨着眼睛,静静听着,偶尔也会提出疑问,也许他们是听懂了,但肯定体会不到那独特的烟火味,而这正是我们那一代人珍藏着的年味!
(责任编辑:杨嘉蔚 二审:钟建基 三审:司徒俊杰)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