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2022-01-27 10:10 3110阅
临近新年,年味渐浓,对于年味的感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或许,你的年味停留在年前大扫除的忙碌中,扫着扫着,心也明亮起来;或许,你的年味散落在放烟花爆竹的欢乐中,绚烂多彩;又或许,你的年味沉溺在团团圆圆的年夜饭里,相聚的时刻总是令人回味……那么,在新会小学生的心中,年味是怎样的?我们不妨通过他们的作文聆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不一样的年味、不一样的温暖。
统筹整理/任晓盈 受访者供图
△要过年了,冯贤乐精心挑选了一个“福”字。
笑声汇成欢快的交响乐
大鳌镇特沙小学四(2)班冯贤乐
跟随着寒假的步伐,春节也乘着小舟,在泛起涟漪的时光湖面上悄然来临,朝暮岁岁,尔尔年年。
一进腊月,空气中就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味道。人们都像打了兴奋剂似的,不知疲倦地走在张灯结彩的街道上。人头攒动的商场里,大家采购着各式各样的年货。老人们质朴的笑声,大人们憨厚的笑声,孩子们天真的笑声……这些笑声汇集成一首完美欢快的交响乐,到处都充满了过年独有的繁华气息——年味。
对于过年,我有着特别的期待,期待那一抹色彩、那一串声响、那一股氛围。
那一抹色彩:火红的纸上,龙飞凤舞地写着几个大字,尽管春联只是由几个大字组成,却将过年的气息彰显得淋漓尽致,让所有人都有一见就懂的感觉,令人向往。
那一串声响:孩子们在长辈的陪伴下,听着长辈的叮咛。人们小心翼翼地放鞭炮,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庆祝新年的到来。我更喜欢放烟花,到了夜晚,烟花精彩绽放,闪烁出不一样的光彩,可漂亮了!
那一股氛围:望着一大桌的美味佳肴,我们直流口水。年糕象征着步步高升,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红烧鱼象征着年年有余……每一道菜都有独特的寓意。一家人围在桌前,温馨地吃着年夜饭,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在充满年味的日子里,我不由得感叹:啊,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指导老师:罗丽萍
△李雨桐学会做年味小吃——酥角。
外婆做的酥角
崖门镇交贝石小学四(2)班李雨桐
我最喜欢过年了!因为过年很热闹,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而且大家都放假了,亲朋好友可以聚在一起吃团年饭,团团圆圆,那种感觉多么幸福啊!
我印象中的年味是外婆做的年角,也叫酥角,因为它吃起来酥酥的。酥角是我们广东的一种油炸小吃。每到过年的时候,妈妈都会和外婆一起做酥角。酥角的皮是用面粉做的,花生、芝麻和糖作馅料。
别看听似简单,但做起来挺不容易的!首先,拿一些面粉,加猪油、鸡蛋、白糖混合在一起揉捏,直到面团成形且有弹性为止。这个重要的环节一般由外婆完成。接着,把面团揉搓成一个个小圆团,再用擀面杖压平小圆团,把馅料加进去,捏封起来,下油锅炸至金黄色即可。浓浓的年味溢满整个屋子,我都快要流口水了!
除了做酥角,每逢过年,我们家还会进行大扫除,一起贴对联、逛花市。
新的一年,我希望每一天都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平平安安!
指导老师:李锦清
△冯晓楹祝愿大家以崭新面貌迎接新年。
响彻天空的鞭炮声
睦洲镇睦洲小学五(1)班冯晓楹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时光过得似昙花绽放般,转眼间,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烟花的绽放、灯光的闪烁,人们兴奋与激动的呐喊,使新年展现出一股热闹的活力,到处都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你觉得什么是年味?在我看来,年味是响彻天空的鞭炮声,是家家门口挂的红灯笼和吉祥对联;年味是餐桌上家人们亲手做的美味菜肴,是新衣新裤口袋里装得满满当当的糖果和红包。年味是一家人的团聚,是吉祥的象征,是幸福的笑脸,是家人共迎新年的团圆喜庆之情。这便是我心中的年味,充满了幸福与喜悦。
愈近年关,年味愈浓。
过春节,自然少不了我们的传统习俗:贴对联、准备年货,等等。这两天,我们全家都忙碌起来,一番折腾下来,家里张灯结彩,漂亮了许多。忙完后,太阳缓缓从天空中落下,我们家的春节也正式开始了。所有人都围在餐桌前,吃着大家亲手做的年夜饭和准备好的年货,其乐融融、有说有笑,场面别提有多温馨了。
新年在一阵鞭炮声中开始,又在一阵鞭炮声中结束,愿大家丢掉过去的烦恼与不开心,褪去昨日的成功与失败,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明天和未来。祝大家2022年新春快乐!
指导老师:赵艳玲
△刘幸媛穿上新衣,给大家拜年。
新年穿新衣
大泽镇沙冲小学六(1)班刘幸媛
年味,是什么呢?年味也叫年俗!年味是放烟花爆竹时,那硝烟的味道;是采购年货时,那喜气洋洋的味道;是吃年夜饭时,那幸福温暖的味道;也是看春晚时,那兴致勃勃的味道。年味是由很多味道混合而来的,是喜庆团圆的味道!
过年时,我喜欢趴在窗户上看风景。朝窗外望去,大街上到处都红红火火的,家家户户门前贴着大大的“福”字和红红的对联。大街上人来人往,大家都穿着漂亮的新衣,我知道,大人们过年的时候可忙了,但小孩子们都玩得很开心。
每到农历年初一,我都早早地起床洗漱,穿上新衣服后,跟着姐姐一起给家人拜年,给他们送上新春祝福。“爷爷奶奶,祝你们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爸爸妈妈,祝你们新年快乐、事业有成、财源广进。”……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欣慰地笑了,表扬我和姐姐乖巧懂事,祝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学业进步、心想事成,还给我和姐姐送上了大红包。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当我吟诵这首诗时,我又想起了美好的春节。
指导老师:陆彩瑛
△还未过年,吕冲就收到了红包,十分兴奋。
难以忘怀的家乡味道
司前镇华侨学校五(2)班吕冲
春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节日,每个人都要和家人一起过,一起打扫屋子、贴春联、吃年夜饭,等等。在每个人的心中,年味都有不同的解释。而在我心中,年味就是家乡的味道。
每到春节时,我就会问爸爸妈妈:“我们今年是不是要回老家?”因为,只要能回老家过年,就可以看雪,跟哥哥、弟弟们一起打雪仗,一起堆雪人。回到老家,熟悉的味道萦绕在身边,让我想起以前的快乐时光。这种味道与众不同、独一无二,家乡的味道,让我难以忘怀!
在家乡过年时,我们一家子人看完春晚后,最喜欢到外面空旷的地方放烟花。随着烟花的绽放,一幕幕温馨的场景从我眼前划过,虽然烟花稍纵即逝,但它留给我们的全是美好记忆!
一直在外地读书的我,本以为自己已经忘掉了那些事情,但只要一想到家乡,我还是会想起那些快乐的场景。大概这就是乡愁,就是年味。
最后,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大家的日子都红红火火。
指导老师:汤翠玲
△覃智敏和奶奶一起包饺子。
我心中的年味是奶奶包的饺子
罗坑镇澄波小学六(1)班覃智敏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家喻户晓的《元日》描写的正是春节时的景象。
今天,我们收拾好行李,前往爷爷奶奶家,坐车三十多分钟后,我们到达了。
爷爷奶奶住在农村,用的是柴火灶,生火需要碎柴,可家中只有粗柴,我不顾爸妈的劝阻,拎起斧头就开始劈柴。可无论我怎么努力,斧头总是不能按照我的想法落下,累得我腰酸背痛,最终还得爸爸帮忙。
进屋后,我发现,妈妈和奶奶已准备好肉馅,开始包饺子。只见妈妈拿起饺子皮,放上肉馅,两手向内一挽,一个可爱的饺子就完成了。奶奶包饺子的速度比妈妈慢一些,她包好一个后,总会瞅瞅看看,一是看包得好不好看,二是看哪里没包好再补救一下。奶奶包的饺子个头大、馅多,像一个个金元宝似的。
饺子下锅了,这是个让人煎熬的过程,阵阵香味从锅里飘出,直钻进我的鼻孔,我像盯着猎物一样盯着锅里的饺子。饺子终于煮好了,我不顾它烫嘴,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我心中的年味,是奶奶包的饺子,也是一家人欢聚一堂,一起吃饺子的滋味。
指导老师:陈云清
△郑雅莹自信地展示她写的春联。
今年我写春联
双水镇黄克競博士学校六(2)班郑雅莹
年味是在花市采购时的人声鼎沸;年味是亲人团圆时的欢声笑语;年味是贴春联时的喜庆气氛……年味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承。
辞旧迎新贴春联,过年的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写春联了。自从学习书法后,我就下定决心要好好练字,写出最美好的祝福语送给大家。经过三年的学习,我的毛笔“功夫”初成,今年,终于可以“大展拳脚”了。妈妈帮我准备了许多红纸,伴着墨香,我要“大显身手”了!
我精心挑选了“国泰民安欣盛世风调雨顺颂年华”这副春联,祝福祖国美好的山河。看似简单的十几个字,写起来却挺不容易的。“安”字最不容易写,别看它的笔画少,可结构却很难把握,我写的“安”要么上面太小,要么下面太大,要么主笔一横写太斜……总是写不好。
正当我垂头丧气的时候,妈妈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浮气躁,抚摸着我的头说:“别急,静下心来多观察,你一定能写好的,加油!”妈妈的一番话,让我充满力量。我继续“挥毫泼墨”,就这样,经过半天的时间,一副春联终于完成了。妈妈视若珍宝地把带着墨香的大红春联摊在地板上晾干。看着它,我的心里充满成就感!
春联是对新一年的美好祝福,正可谓“红纸墨香添年味,妙笔生花迎新春”。写春联,让我感受到浓浓的年味,收获了快乐。
指导老师:张彩云
△陈科华认真写春联,年味满满。
香喷喷的年夜饭
古井镇古井小学六(2)班陈科华
牛年悄然而去,虎年款款而来。眨眼间,新的一年就要到来了。新年,是中国人最重视、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虽然时代不断变迁,但年味未减,情更浓。
年味,是甜的。从腊月开始,道路上张灯结彩,大街小巷挂满了大大小小的红灯笼,街道上摆满了年桔,寓意大吉大利,路上的游子内心甜滋滋的,因为他们终于能见到阔别已久的父母了。
年味,是酸的,它饱含着游子一年来的辛酸,他们准备了一肚子的话,要跟父母诉说。
年味,是香的。到了农历年三十,香喷喷的年夜饭早早就做好了,那香味,隔几条街都能闻到。吃过香喷喷的年夜饭,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窗外时不时飞出一束束美丽的烟花,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
年味,是快乐的。农历年初一更是热闹非凡,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服,“新年好”“新年快乐”不绝于耳。小孩子终于可以放肆地吃、开心地玩,他们的嘴像抹了油似的,道出一声又一声“新年好”,口袋也鼓鼓的。一家大小提着丰富的新年礼品,给亲戚朋友拜年。
我喜欢那浓浓的年味,一家团聚,聊着家常,吃吃喝喝,玩玩闹闹,甚是甜蜜幸福。这两年,由于疫情影响,回乡过年的人少了,但“相隔千里,情牵一线”,大家也更珍惜见面的时光。我们在坚守,我们在砥砺前行,愿今年的年味更浓、更鲜、更香……
指导老师:梁杏笑
(责任编辑:徐蓓蓓 二审:宁园 三审:司徒俊杰)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