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全媒体2022-01-26 15:17 14937阅
临近春节,江门年货供应市场准备如何?粮食、猪肉、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会不会紧缺、涨价?防疫物资储备如何?
记者从市发展改革局和市商务局获悉,当前,江门粮食、食用油、肉类、水产品、果蔬等重要生活必需品和各类易储食品市场库存充足、货源渠道畅通、后续供应稳定。
肉菜市场正常营业 社区生鲜店备货充足
记者了解到,目前江门各商超肉蛋菜等民生商品供应充足,民生商品价格稳定,市民理性采买。
1月24日,在大昌超市海逸城邦店,记者看到,前来采购蔬菜、水果、肉类的市民大都理性采买,购物车内单品数量不多。吴女士购买了一颗大白菜、一把西芹、一块里脊肉以及一点卤味,“一般都是当天购买新鲜蔬菜吃,过年超市也开门,天天都可以买。”
“储备充足,价格平稳。”当记者问起今年春节民生商品的储存情况时,江门市大昌超市有限公司工会主席、质量管理部经理张伟民用这8个字总结。据他介绍,今年大昌超市商品储备量较去年同比有所增长,目前水果、耐贮蔬菜、冷冻肉类等保存有2—3天的储备量,1月30日开始,将加大储备,至少保证一周以上储备量。
“去年以来,江门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得比较好,市民对此有很有信心,没有出现大规模购买物资的情况。大昌超市也一直密切关注市场状况,于春节前1个月便开始谋划节假日保供事宜,除仓库囤货充足,公司配送中心也储备了足量的生活必需品。大米、面条、食用油春节前30天已大量入库储备,水果、蔬菜、肉类、水产等都有稳定的供货渠道,确保春节期间物资不断档。每天早上都有新鲜菜、肉。”张伟民说。
记者了解到,我市持续对大昌、华润万家、永利、祥华、大润发、天虹、永辉、华商等35家重点商贸企业的肉、蛋、菜、奶、粮、油、矿泉水、方便面等8类生活必需品供应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实行及时监控,防止出现产品脱销、囤货居奇、哄抬物价等现象,并指导商场、超市、农批市场、社区便利店积极拓宽货源渠道,加大采购备货量,实行“半天储备”工作法,确保冷冻冷藏肉禽、瓜果类多储备,鲜活类、叶菜类正常投放。目前,我市肉菜市场正常营业,社区生鲜店备货量充足,购销旺盛,价稳质优。
目前全市共设置51家“米袋子”、22家“菜篮子”商品价格监测定点单位,负责对粮油、肉禽蛋、果蔬、水产品等品种价格实施动态监测。节日期间,我市相关职能部门也将持续做好市场重要商品价格监测、分析预警和信息公开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强市场调查巡视,及时掌握市场供应及价格动向,引导市场经营者守法经营,并深化价格信息公开发布,定期发布“菜篮子”“米袋子”商品价格监测信息,合理引导市场生产、流通和消费预期。
强化应急物资储备保障
据介绍,为进一步提高我市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市发展改革局全面落实防疫物资政府储备,当前,我市各级已完成口罩、防护服、一次性手套、护目镜、测温枪、消毒液等19类防疫物资政府储备任务,完全能够满足常态化疫情防控需求。
救灾物资方面,为夯实应对突发事件的基础,目前,我市已进一步强化救灾物资保障,结合我市救灾需要,落实帐篷类、被子类、衣服类、床类、应急灯类等生活类救灾物资储备23.37万件,能够满足灾后群众基本生活需求。
应急物资方面,食盐、冻猪肉、方便面、饼干等应急食品储备也已到位,确保储得好、调得出、用得上。市农业农村局根据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家禽水产品收储工作的紧急通知》,也制定我市工作方案。方便面、瓶装水将以商业储备为主,商务部门通知商场超市增加销售库存,并掌握储备企业、储备存量等信息,有需要时随时调用。
去年,市商务局印发《江门市商务局关于进一步压实商场、超市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制定《商场、超市疫情防控承诺书》,督促企业进一步增强主体责任意识。截至目前,我市已签署疫情防控承诺书的商场、超市共有176家,其中,蓬江区21家、江海区4家、新会区8家、台山市99家、鹤山市36家、恩平市5家、开平市3家。
此外,我市已建立市、县、保供企业三级保障机制,各县(市、区)明确保供责任人,并组织大昌、永利、华润、大润发、昌大昌、天虹、千惠、供销社等全市最大规模的23家大型连锁商贸流通企业作为保供企业。不定期要求企业上报物资储备情况,确保一旦发生疫情,企业能第一时间组织货源,保障隔离区域的生活需要。
市商务局还协调市交通运输局、市邮政管理局、市物流行业协会,组织生活物资应急运力,建立拥有75辆普货运输车辆、75辆涵括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等运输危险品运输的应急运输车队,为全市应急物资和生活物资物流配送提供支援服务。
(江门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敏锐 通讯员/钟少杰)
责任编辑:王建华
二审:朱仑
三审:唐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