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2022-01-17 07:59 15887阅
苏州工业园区投融资模式最重要的经验是由国资国企创造的,其投融资模式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政府型财政融资为主(资本金投入)—政府型信贷融资为主(国开行)—政府型投融资模式与市场化投融资模式并存。在园区发展的各个阶段,苏州工业园区国资都努力当好建设的中流砥柱和发展的开路先锋,为园区建设提供优质的政府融资平台,打造优质的全方位运营平台,建立了国企“园区基建投资+拿地+产业+基金”模式,逐步参与到区域产业发展和产业创新资本生态系统。
对高新区(江海区)而言,区域型国企定位不清晰,运营模式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营收高度依赖区域财政,平台转型不够彻底,历史遗留问题较多。为充分发挥在实施“园区再造”工程中国资国企的重要作用,我们应充分参考学习苏州工业园区的建设模式,在以下两方面作出探索:一是强化国资国企在区域发展中的定位,充分发挥区域融资能力,要坚持“规划先行”,不断强化国资平台在园区发展过程中的开发建设能力和功能性定位,要准确把握政策导向,努力提升主体评级;要进一步优化国资国企在运营过程的专业化管理,打造一批专业化的国资运营队伍。二是强化国企在区域发展的渗透性和盈利能力。要围绕江门高新区大力推进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的需要,在关键性环节和具有较大盈利潜力行业占得先机,建设新兴产业和特色基地;要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加工业和物流服务业投资软环境;要注重综合性金融股权合作平台发展,不断强化并完善园区开发公司的自我造血能力。
(江门市高新技术工业园有限公司 钟志强)
(责任编辑:刘佼 二审:钟建基 三审:宁园)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