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2021-12-28 07:44 13493阅
园区是工业经济的载体,是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建设大型产业集聚区,是省委、省政府面对激烈的国内竞争、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坚持产城深度融合,深入推进“园区再造”工程,打造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战场。其中,报告明确了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总面积1395平方公里,是全省新一轮布局面积最大、可连片大规模开发的产业集聚区,包括北、东、南三大组团,将以全新理念高标准规划、高品质建设、高效能管理,打造绿色低碳、智慧高效、产业协同、宜业宜居的国际一流现代化产业集聚区。报告内容引起了与会党代表的共鸣,认为在当前江门举全市之力抢抓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之下,“园区再造”为江门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平台。
△我市推动中欧合作建设提档升级,高水平打造对欧合作新高地。 谌磊 摄
推动规划布局优化再造
提升园区发展品质
党代会报告中强调,深入推进“园区再造”工程,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起点推动规划布局、产城功能、管理运营优化再造,建设国际一流产业集聚区,承载世界级产业集群。
“党代会报告抓住了江门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江门土地资源优势明显,是实现大发展的重要条件。”市政协党组成员周文表示,“筑巢引凤”是招商引资的基本规律,也是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没有好的园区很难招到好的项目,要振兴工业,首先是要建设好园区,通过高标准的规划建设,明确产业发展定位,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增强市级统筹等,推动园区高质量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对于推动规划布局优化再造,提升园区发展品质,还强调要突出绿色低碳引领,促进园区循环化低碳化改造,提高绿色电力使用占比,打造低碳示范园区。
“绿色”“低碳”,是江门未来发展的“高频词”,也引起党代表的强烈共鸣。“我们正加快编制实施‘双碳’产业规划,推动江睦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银洲湖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成为‘双碳’产业园。”新会区委书记林锡波表示,接下来将积极推动“双碳”产业研究和布局,积累可复制推广的成功经验,为国家和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江门力量。
规划布局优化再造,也体现在园区产业的布局上。报告提出,要明晰主导产业及细分领域,实现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
对此,台山市委书记李惠文表示,台山将迅速把党代会精神转化为携手建设新时代侨都的强大合力,始终抓住园区这个关键点,其中北部工业新城加快汽车零部件、金属新材料产业园发展;东南部广海湾加快生物医药、电力装备、清洁能源产业园建设,力促滨海宜居、能源发展、临港经济、生态休闲四大板块早日成型。
推动产城功能优化再造
增强园区专业服务优势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对于“园区再造”,党代会报告还强调要推动产城功能优化再造,增强园区专业服务优势。
“未来五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主攻中欧合作,通过大力建设国家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推动产城融合。我们有信心、有雄心做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战场的核心区,通过加强与蓬江、开平、新会基础设施、招商引资等硬联通、软联通,共同推动北组团的发展。”鹤山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华景说。
报告在提到推动产城功能优化再造时,强调要科学做好产业、商务、居住功能分区,高标准建设人才公寓、共享食堂、文体教育等设施,打造工作方便、学习便利、生活便捷的“15分钟生活圈”。
对此,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林健生认为,报告提出的理念非常切合江门实际,“高质量的产业园区都有一个可以依托的良好基础设施环境,不仅满足人们基础的生活需求,也包括更多休闲娱乐的需求”。接下来,市住建部门将做好园区相关配套保障工作,推动产城功能优化再造,助力我市“园区再造”工程深入实施。
“南方电网近年来一直朝着建设安全可靠、智能高效的绿色电网战略方向前进,江门供电局也一直在进行相关的试点建设工作,目前在绿色电力方面也有突破。”江门供电局项目管理中心第一业主项目部项目经理关俊峰表示,接下来江门供电局将以更高质量的服务,助力我市园区高质量建设发展,推动打造低碳示范园区。
推动管理运营优化再造
提高园区开发建设水平
建设大型产业集聚区,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这不仅体现在规划布局上,更体现在管理运营上。
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推动管理运营优化再造,提高园区开发建设水平,其中提到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领导小组+管委会(指挥部)+开发公司”模式,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招商、统一出让、统一管理,实现全市一盘棋强力推进。
市发改局党组书记、局长胡其波表示,接下来市发改部门将抓好产业统筹机制改革,推动市级层面在规划、产业布局、要素保障方面的统筹。同时,还将推动大型产业集聚区管委会成立专门的投资促进机构,对先行示范区以市统筹为主,形成示范作用,为大型集聚区的全面建设提供好的样板,提升整个园区开发建设管理水平。
对于如何落实“园区再造”工程,蓬江区委书记劳茂昌表示,蓬江区接下来将实施产城融合行动,强化规划布局、产城功能、管理运营,全力推进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蓬江片区规划建设,高标准打造先行启动区,到2025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超1500亿元,打造北组团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我们还将集中力量建好滨江新区,建设现代生态宜居城区。”
江海区委书记聂加伟表示,江海区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代会的部署和要求上来,推动江门国家高新区扩容提质,高标准推进高新区与睦洲、三江区域联动发展,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发展格局。“同时,我们将深化珠江西岸产业金融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金种子’行动,稳步推进南山、金溪等8个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
报告摘要
坚持产城深度融合,深入推进“园区再造”工程,打造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战场
●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总面积1395平方公里,是全省新一轮布局面积最大、可连片大规模开发的产业集聚区,包括北、东、南三大组团。
●北组团主攻中欧合作,建设国家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
●东组团主攻深圳江门合作,建设“总部+基地”“研发+生产”深度分工合作示范区。
●南组团主攻与港澳、RCEP成员国合作,共建大湾区宜业宜居宜游的产业示范区。
场外热议
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任庆昌:
大型产业集聚区助力江门塑造大城格局
江门规划建设大型产业集聚区,有利于整合政策、优化资源要素配置,以大空间集中承载一批大项目、大产业、大集群,形成先进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高地;有利于提升珠江口西岸地区发展能级,促进东西两岸融合发展、协调发展,辐射粤西沿海地区,进而更高质量促进“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对于江门而言,大型产业集聚区布局将带动整体性更高、行动更为统一高效、资源投放更加精准的发展格局。以大型产业集聚区为核心载体,带动江门深度参与大湾区职能分工,改变各个小型园区“单打独斗”的局面,逐步升级为大型平台合作发力。这有利于江门塑造鲜明的产业集聚区形象,在大湾区产业分工中承担更加重要的角色;有利于整体统筹园区建设,提升运作效率;有利于加快产城融合,提升江门市域主中心能级,助力江门塑造大城格局。
江门提出北、东、南三个组团的发展思路,非常符合江门的实际,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很好的谋划。
【文】皇智尧
(责任编辑:刘佼 二审:宁园 三审:钟建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