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2021-12-28 07:31 11737阅
东西部区域平衡发展,事关江门区域竞争力的高低,事关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事关共同富裕的实现。党代会报告指出,江门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江门将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建立系统的平衡发展政策,充分释放西部发展潜力,鼓励勤劳创新致富,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大会上,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持续推进东西部共同富裕引发众多党代表热议,大家纷纷表示,面向新的百年奋斗目标,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正逢其时、恰到好处,是新时代江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题中之义。
△台山中国农业公园。郭永乐 摄
创新东西部区域合作机制
2020年,占据全市30%土地面积的东部三区一市经济总量约为2300亿元,占据全市70%土地面积的西部三市经济总量约为1000亿元,呈现东强西弱不平衡局面。此外,东西部在产业格局、平台层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
报告指出:“建立东西部区域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市四套班子领导+市直部门’牵头挂钩联系制度,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统筹推进东西部区域合作。实行东西部对口合作,蓬江、江海与恩平,新会与台山,鹤山与开平结对协同发展,深化党员干部和骨干教师、医生等专业技术人员制度化交流。推动产业园区等合作共建,鼓励优质企业自愿按照市场规则,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
“对口合作要像开展脱贫攻坚协作一样,派干部、给资金、落项目,精准施力,发挥好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实现‘弯道超车’。”作为一名曾经的粤桂扶贫协作挂职干部,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杨海泉深刻认识到结对合作的强大作用,站在新岗位上,他表示将助力发挥西部自然资源特色,发展壮大适合产业,走更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未来我们将加强与鹤山市的对口合作,努力提升产业发展、园区建设、人才培育和民生保障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培育静脉产业,打造开平‘邑美侨乡 世遗风韵’乡村振兴示范带,探索具有侨都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子。”开平市委书记余中华说。
未来五年,江门将设立区域平衡发展基金,重点支持西部人才引进、基础和职业教育、产业园区建设等先导关键领域,引导国企和社会资本投入,增强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这一举措,对于我们西部人民而言无疑是个喜讯,有利于补强我们发展路上最需要、最缺失的因素,凝聚民心民力,让我们的发展更加有底气和实力。”开平市长沙街道南岛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梁小玲说。
“我们将主动对接国家级和省级高端智库,抓紧编制区域平衡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方案,制订区域平衡发展政策体系,同时建立比学赶超‘赛马’机制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大力创新东西部区域合作机制,加快形成西部优势资源产业集群,不断推动西部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市发改局党组书记、局长胡其波说。
加快形成西部优势资源产业集群
绿水青山是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之一,如何将丰富优质的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强大的产业发展优势,是缩短东西部差距的重要抓手。报告指出:“坚持差异化竞争,加快形成西部优势资源产业集群。”
“我们将充分发挥江海产业优势和西部生态资源优势,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和产业统筹工作机制,推动与西部企业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上实现资源共享,加快构建‘东部总部+西部基地’‘东部研发+西部生产’产业协同发展体系。”江海区委书记聂加伟说。
“我们将借力‘双碳’实验室,与西部地区共建特色合作平台,与香港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机构共建低碳节能创新基地、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共同拓展节能环保、海洋工程装备、生物医药、康养医疗等领域合作。”新会区委书记林锡波说。
西部坐拥广阔的农村腹地,散布着鳗鱼、马冈鹅、大米等众多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我们将发挥江门农业大市、渔业大市等优势,高质量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高水平打造渔港经济区,加快‘农业特区’建设,打造大湾区‘中央大厨房’,以产业兴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提高西部‘三农’发展水平,推动共同富裕。”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郑少强说。
“未来,我们将着力打造覆盖全市的冷链物流骨干网,为江门市中央厨房(预制菜)产业的集聚和发展提供配套和支撑。同时,进一步实施基层供销社‘五大联农工程’,提升综合实力和服务能力,加快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的综合平台。”市供销合作社党组成员、副主任林琼笑说。
推动西部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
推进西部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是化解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处方药”,是提振推进共同富裕精气神的“催化剂”。报告从支持西部提升基础教育水平、医疗服务水平、公共设施建设水平等方面切入,提出了众多有力举措。
“全市一盘棋推动西部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够有效弥补区域不平衡导致发展要素吸引力差异的问题,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吸引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人才、产业、技术等要素,从内在根本提升发展潜力和后发优势。”恩平市委书记黎沛荣说。
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流动配置,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视角下重要的“先手棋”。未来五年,我市将创新跨区域集团化办学模式,市级统筹盘活教师编制,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开展校长、教研员、教师双向挂职锻炼,全面提升师资水平,推动智慧教育平台在西部普及,实现台开恩公办优质学位明显增加。
紫茶小学拥有优质的教师团队。“未来,我们将深化与西部相对薄弱的学校轮岗机制,继续发挥教育集团化办学辐射范围,深化与西部地区的合作力度,推动教育资源平衡发展。”紫茶小学党委委员、副校长陈国柱说。
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我们将重点加快黄茅海跨海通道、银洲湖高速、江中、江鹤扩建、G240台山段、G325等项目建设,推动广台高速开平至台山段尽快开工建设。通过基础设施项目的滚动式推进,以适度超前力度对内强化空间轴向集聚,打造江门市内畅外通的综合立体交通新格局。”市交通运输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蔡业青说。
“推进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可引入东部先进的发展思路和模式,快速打通结对合作‘双向道’,补足乡村发展短板,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同时激发广大百姓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凝聚广大力量,助力西部赶超发展。”台山市海宴镇副镇长陈金灿表示。
报告摘要
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打造区域平衡发展综合试验区,持续推进东西部共同富裕
●实行东西部对口合作,蓬江、江海与恩平,新会与台山,鹤山与开平结对协同发展。
●设立区域平衡发展基金,重点支持西部人才引进、基础和职业教育、产业园区建设等先导关键领域,引导国企和社会资本投入,增强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
场外热议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蔡勇:
西部可走创新发展、绿色发展路径
江门此次提出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打造区域平衡发展综合试验区,是基于党中央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作为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等背景下创新提出的,体现出了新时代江门发展的新担当,系统总结出的“江门经验”也将对全省乃至全国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建设作用和参考意义,同时也将为江门高质量发展格局注入强大动能。
党代会报告对未来五年如何推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做出了详细的部署和分工。我认为,未来应该坚持从市级层面统筹出发,制定详细的方案规划,构建“一盘棋”的大局观,认真分析东西部各自在资源、产业、生态、人才等要素方面的比较优势,摸清发展落后的病根所在,精准找到切入点,促进各要素高效整合对接。同时,西部应该立足自身的土地资源、绿色资源、旅游资源等,融合东部地区特长,结合新时代发展趋势,走创新发展、绿色发展路径。
此外,西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应该在推进公共服务优化升级方面先走一步,因为这是与广大老百姓关系最强的部分,也是西部人民最直观感受到江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红利的具体举措。只有提高西部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才能从最根本的地方出发,调动他们建设家乡的积极性,激发西部迎头追赶发展的内生动力。
【统筹】陈敏锐
【文】毕松杰
(责任编辑:刘佼 二审:宁园 三审:钟建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