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全媒体2021-09-17 09:09 6359阅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也饱含着浓浓的家国情怀。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你心中所思所想的是什么呢?
也许对于港澳地区以及海外华侨同胞而言,心中所想所念的,便是来自家乡的月饼。莲蓉、豆沙、五仁还是冬蓉,无论是哪种口味,来自五邑侨乡的月饼总能慰藉一颗颗遥望故乡的赤子心。
我们回望历史,在侨批银信中发现,“中秋”是中华民族抹不去的文化记忆,也是海外侨胞永远无法忘怀的浓浓乡愁。立足当下,在疫情影响下,五邑月饼出口仍然如火如荼,它们离开五邑大地,漂洋过海,走上侨胞的餐桌,以解他们消散不开的中秋情怀。当侨胞们吃上一口来自家乡的月饼时,心中或许会浮现出天涯共此时的温馨场景。
月是故乡明
一块月饼的出口之路
我是谁?当我有意识时,这是我想到的第一个问题。我身边有许多人,他们怎么叫我的?哦,我是月饼,一块莲蓉月饼。
“据江门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8月,江门市月饼出口量已经超486吨,同比增长1倍,货值超4000万元,同比增长93.8%。主要出口加拿大、美国、英国等国家。”我听到旁边的人说。这么说来,我还挺受欢迎的,我有些得意。“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到了,海外华人想着这一口,五邑乡亲也盼着这一口,我们要尽快出口。”“放心,现在江门海关实行7×24小时预约通关,精简查验作业环节,报关出口速度很快。”听他们这么说,我这是要出国了?真期待啊。
我的出生
我感觉到我正在被包装,我即将被装进朴素的月饼盒里,奔赴关口。看着我的兄弟们一个个地被包装好,依稀间,我想起了我的出生。
那是一个无菌车间,师傅们穿着无菌服,戴着口罩,正在手工制作馅料,而我主要的馅料,来自莲子。师傅会将莲子的表皮去掉,拔掉莲心,将莲子制成莲蓉,然后按比例加入白糖,最后和饼皮一起,制成月饼。这里的白糖也有讲究,有来自韩国的白糖,也有来自我国广西的白糖,韩国糖清甜,广西白糖甜度好,各有千秋。我在江门美其香食品有限公司里,逐渐成为一个香甜的莲蓉月饼,但我觉得,我好像还缺了些什么。就在这时,两个咸蛋黄加入了进来。哦,原来是我的好搭档,蛋黄啊!
不过,蛋黄,你能出口吗?原来,江门海关与蛋制品生产企业建立“手拉手”“一对一”关企联系工作机制,主动了解企业出口需求,强化源头管理,采用“不见面”的方式指导企业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严格疫情防控,严把辅料供给,严控卫生管理,进一步改进工艺技术和提升产品质量,推行业务“网上办、预约办”,实施“检验放行+监管放行+快速核放”的抽检机制和放行模式,助力蛋制品出口快速通关。
我出发了
亲,我上车了。我身边还有3个兄弟。他们好像在聊些什么,我听一听。“听说出口可严格了,我们能出去吗?”这个长得憨厚,就叫他厚厚吧。“不会出不去吧!我们应该能出口。”这个看着就很慌张,就叫他方方,没办法,我说的是广东普通话。这时,我不得不插上一嘴:“放心啦,我们是报关了的。”看着他们迷惑的眼神,我突然得到了满足,我果然是一块读书看报的好月饼。
针对月饼保质期短,存放、销售、运输条件严格的特点,江门海关实行业务“网上办、预约办”,7×24小时预约通关,通过精简查验作业环节,进一步提升出口通关速度。以江门海关所属高沙海关为例,通过无纸化、零接触通关和预约查验抽检模式,保证了查验抽样作业当天完成,通关监管效率持续提升,有效促进产业发展。看着他们似懂非懂的眼神,我只好叹口气,说:“意思就是说,我们已经走好流程了,肯定能出关,华侨们肯定能吃上来自家乡的月饼。”这两个家伙,开心得不行,我生怕他们会跳出月饼盒。
对了,另一块月饼,怎么不说话?
健康的我
“听说,月饼原料来自天南地北,安全吗?乡亲们吃了我,不会有问题吧?”就在我疑惑时,沉默许久的那块月饼说话了,看你这么能忍,就叫你忍忍吧。听到忍忍的问题,我的肚子里响了一下,原来是蛋黄给我传来了信息。我笑了笑,不愧是最佳拍档,你也懂得不少。
为确保月饼顺利出口,江门海关提前介入,向企业介绍各出口地区对月饼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并对企业的原辅料采购、生产工艺、成品储存等生产过程加强“全流程”日常监管,严格实施安全抽样检验,同时,压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升食品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做好自检自控。此外,江门海关还针对月饼应节性强、保质期短的特点,提供“全天候、零等待”“快速核放”监管服务,实施优先检验等便利措施,为月饼快速通关提供保障,让海内外乡亲能更快吃上美味放心的月饼。
听到我的回答,忍忍高兴地大叫起来。好家伙,以为你能忍,原来只是慢热,见到他和方方、厚厚高兴地蹦蹦跳跳,我觉得自己成了一个操心的老大哥。
要通关了
随着货运汽车的一阵摇晃后,速度慢慢降了下来。突然,一束光亮照了进来。我听到有人喊:“要出关了!”我的心情突然激动了起来。
要知道,受疫情影响,月饼企业的出口业务受到不小的冲击,企业采取措施在挑战中积极应对。除了我们莲蓉月饼,还出现了许多新口味,例如雪皮月饼、奶酥月饼、潮式月饼等很多新式月饼,海关及时为我们的新兄弟提供了国外质量要求,帮助我们快速出口。我仿佛听到他们的欢呼声,海外的乡亲们,我快来了,这个中秋,我会陪着你们的。
同时,江门海关对出口食品企业开展“一企一策”帮企助企行动,为企业详细解读相关国家和地区对进口月饼的标准要求,帮助企业将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另外,月饼口味多,原料多,来源地多,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进口检测标准有所不同。对此,江门海关全面搜集相关国家、地区的质量标准规范,分析不同国家对进口食品的安全准入制度,及时通报国际市场贸易风险和国外食品安全案例,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更早之前,在生产车间里,江门海关所属外海海关关员会仔细检查原料入库、验收等各项记录,并提醒企业要从来自备案养殖基地以及备案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的原料供应商进行采购,严把原料质量关,确保食品安全。
随着轮船的鸣声响起,我已经成功通关,离开了江门这块土地,踏上了前往华侨所在地的路上。行程中也许还会有许多故事,以后再和大家一起分享。
侨批中的中秋
一封家书的岁月回响
“屈指计数吓,斯时八月也……刚逢此夜好辰期,赏月团圆人卿喜。我心悲,离情频触起,远隔故园羁异地,思亲倍切在斯时……”
中秋节将至,一首尘封在“故纸堆”里的诗歌,唤起侨乡多少人的回忆。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收藏着一本出版于清朝末年、在美国旧金山发行、名为《金山歌集》的图书。书中收录了旧金山华人主要用广东话编写传诵的诗歌34首,这首名为《算来今晚中秋节》的诗就是其中之一。
曾经,因为经济拮据、交通不畅等,多少海外谋生的乡亲,在中秋节团圆的日子里,无法和家人团聚,空留几多惆怅。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在海外拼搏的乡亲即使不能回到家乡,也能和家人通过视频“面对面”交流,而当地丰富的中秋节活动,也让身在异国他乡的亲人多了一份团聚的欢乐。
时代在变,中秋团圆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没有变,还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一部分。
昔日亲人遥相望
无论身处何方,中秋之夜的中华儿女,定会抬头仰望那一轮共同的明月,思念魂牵梦绕的故乡。
早年间,大量华侨因为生计,孤身一人远涉重洋到海外。因为经济拮据、交通不畅等原因,很多人一别数载甚至数十载无法回家,对亲人的不舍、对故乡的思念与日俱增。江门市博物馆宣教文创部主任张一知介绍说,从《算来今晚中秋节》诗中内容可以看出,诗的叙述主体是一位独自在海外、尚未有妻小的男性,在中秋之夜孤独一人,倍感寂寥,既思念家乡又渴望成家。“诗中多次提及通过各种迹象推算出原来当下是中秋夜。”她说,“他看到周围(应该是唐人街)的男男女女阖家团圆、欢庆节日,自己却独自一人,既无伊人相伴,又感受不到家庭温暖,只能希望早日能回到家乡,以及建立自己的家庭,在以后的月圆之夜享受到一家团聚的幸福。”
“那时候,每逢佳节,在家的亲人能够在节前收到来自海外的家人的侨批最为幸福,一方面是收到钱可以过节,更重要的是通过家书,他们知道家人在海外平安生活,对他们来说也算是一种安慰。”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黄柏军说:“当年,那些传递侨批的巡城马不管怎么辛苦,都要想办法在节前把海外乡亲寄回的侨批送到家乡的亲人手中。”
在台山市民间侨批收藏研究者李柏达的侨批(银信)博物馆里,珍藏着一封1905年8月20日台山人黄良写给在美国谋生的女婿李蒋明的信。“在信中,他对能在中秋节前收到女婿寄回家乡的家书和信银大为感动。”李柏达说,“所以,在回信中,他激动地以《前赤壁赋》‘苏子乘舟’赏月的人间仙境来遥寄自己对海外亲人的思念之情,鼓励女婿在外好好工作,祝愿他‘财源生色,求谋遂愿’,能够早日回乡团聚。”
今朝异乡不孤单
时光荏苒,距离《算来今晚中秋节》这首诗歌的诞生已过去百余年,距离当年黄良写给女婿的信也已有百余年。
时代在变,但游子思乡却是中秋节里永恒不变的主题之一,无论海内还是海外,广大游子都在中秋节里寄托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近两年,受疫情影响,很多华侨在中秋节等节日里不能回来和家人团聚,但是在疫情以前,每年中秋节前,都有不少华侨从海外回到家乡。“不过,现在科技日新月异,天涯咫尺团聚已不再是梦想。”旅居巴拿马的开平乡亲温国伟说,“海内外的乡亲能通过视频实时连线,相互问候。就是身在万里之遥,也能时时相聚话家常,少了过去的孤单和忧伤。”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秋节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随着中国迈上“同世界深度互动、向世界深度开放”的新起点,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在世界各地流行起来,增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交流与合作,也成了展现中华文化的一张名片。“中秋节承载了中华民族对亲朋好友思念、怀念和祝福的传统文化,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流淌。这种美好的情怀由华侨华人从中国带到世界各地,并且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来。”黄柏军说,“这样的情怀是世界各地人民共同的情怀。”
台山乡亲、巴拿马江门五邑青年联合总会会长何小娟旅居巴拿马20余年。“20多年前,初到巴拿马时,中秋节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日,更加没有品尝月饼的机会。每到那时,就会想念家乡,想念家人团聚的日子。近年来,随着中国与巴拿马贸易开始频繁密切起来,各地侨社也积极推动中华文化传承,举办越来越多庆祝活动,如今在巴拿马的大部分华侨华人家庭会在中秋佳节品尝月饼美食,也互送月饼共庆佳节。中秋节在国外也越来越受欢迎。我们这些身在海外的游子,再也不会觉得孤单了。”她说。
节有侨乡味
一场团圆的文化传承
说起去年中秋节,蓬江区棠下镇沙富村村民周先生至今还觉得有点遗憾。“因为疫情,去年中秋节,我们没有办法搞烧塔拜月活动。往年都有烧塔拜月活动,不仅村里人参加,一些海外乡亲也专门回来参加,很热闹。”他说。
中秋节当晚烧塔拜月不仅是沙富村的传统习俗,在蓬江、台山等地一些乡村也有这样的中秋习俗。
“悠久的历史文化,加上宋元崖门海战和侨乡的影响,五邑地区有不少自己的特色中秋习俗,有些习俗还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黄柏军说,“这些习俗蕴含着侨乡人民美好的愿望和精神特质。它们是侨乡历史文化的鲜活印记,值得品味。”
烧塔拜月好热闹
在蓬江区棠下镇沙富村,有一种过中秋的独特习俗,在停办了多年后,近年来又开始悄然兴起——烧塔拜月。中秋夜,村民吃过晚饭后,早早就来到村中的空旷处,举行烧塔拜月活动。
烧塔拜月时,村里会搭建起砖塔,整个塔由36层砖块垒成。明月升起高挂后,村民们就来到灯光明亮的篮球场,摆上20多张方桌,端上栗子、田螺、鱼粥、月饼、水果和饮料等。中秋赏月庆祝活动正式开始,村民们把堆放在砖塔周边的干柴扔进塔里,然后浇上汽油等易燃物,引燃干柴,直到把塔身烧得通红。等到整个塔身烧得通红的时候,村民就拿起手中的铁铲,把放置在身边的海盐一铲一铲抛向塔内,海盐遇着火热的砖头,发出阵阵“噼噼啪啪”的响声,其火焰也嗖嗖地往上蹿,高达4至5米。夜空下,火苗与明月相映,烧焦的海盐声与鞭炮声也唱起“二重奏”,场面十分壮观。
棠下镇文化站负责人介绍,相传烧塔是元朝末年,江南一带汉族人民为反抗残暴统治者,中秋之夜以“烧塔”为信号而纷纷起义,最后相传下来成为一种习俗。“现在烧塔则演变为祈求幸福、财运、健康等的一种方式,同时,又能为中秋佳节助兴。”他说。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虽然受疫情影响,今年不举办烧塔拜月活动,但是作为海内外乡亲团聚的传统习俗,等疫情好转后,烧塔将会继续坚持下去。
火龙舞了300多年
没有疫情影响的话,每年的中秋节当晚,蓬江区棠下镇北坎村、开平的大梧村、樟村、虾村等都有舞火龙的习俗,而其中以大梧村最盛,除了中秋节当晚舞龙之外,农历八月十六的晚上也要舞龙。
大梧村舞火龙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十六两晚,组织大型舞龙活动,一条长达48米的大火龙由27名舞龙手组成,舞火龙的时候,由穿统一服装的村民举着龙身下的竹把,在村场和村巷中舞动,还伴有醒狮。
据介绍,大梧村是开平关族始祖荣公的故村,舞火龙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除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停止过外,数百年来年年都舞火龙。
始于祈福,世代传承。一条“火龙”在侨乡舞动数百年,承载的不仅是侨乡儿女对美好生活、中秋团聚的不变期待,也蕴藏着炎黄子孙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敬意和延续。
“舞火龙作为一项全民参与的集体活动,不仅有效地促进了村内的团结,还强化了人们的凝聚力,也为传承传统文化搭建了平台。”黄柏军说。
家乡美食暖侨心
民间有一句俗话,“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是一种天文现象。而在侨乡江门,“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却有另一番含义。
据清人陈子厚《岭南杂事钞》序云:“粤中好事者,于八月十六夜,集亲朋治酒肴赏月,谓之追月。”所谓“追月”,即是过了农历八月十五,兴犹未尽,于是次日的晚上,不少人又邀约亲朋好友,继续赏月,名为“追月”。
“中秋节是团聚的日子,不少在海外拼搏的华侨会选择中秋节期间回乡团聚。”黄柏军说,“中秋节当晚,从海外回来的乡亲要和家人团聚。到了八月十六,他们会选择与在家乡或者海外其他地方的亲朋好友一起赏月团聚,就逐渐形成了‘追月’的习俗。”
黄柏军介绍说,在江门,除了特色的中秋习俗外,各地还有不少特色美食,成为华侨和家人中秋团聚的“必备品”。
在台山,每逢农历八月十四这一天,人们纷纷回到家里,晚上制作芋头包、芋头糍,次日上午,将制好的芋头包、芋头糍和先前已准备好的月饼、菱角、柚子、椰子等一起拿来拜祭。而鹤山民间比较盛行中秋赏月吃芋头,村民在节前就把芋头购回来放在太阳下暴晒两三天,用水煮熟,这样吃来非常可口,用酱油蘸或用上汤泡来吃味道更佳。恩平城乡在中秋佳节则有“吃濑粉、过中秋”的习俗。濑粉是恩平地区的一种独特的食品,当地老百姓还特别把濑粉作为中秋节的传统小吃。
在黄柏军看来,民俗本身就是活历史、活记忆。通过它们,可以感受历史的风云演变、沧海桑田。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王鼎强 严建广 张华炽 郭永乐 实习生/卢春兰 通讯员/江关宣)
(责任编辑:袁媛 二审:徐铃静 三审:钟建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