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09-10 08:10 8404阅
在江门中职教育领域,提起江门市工贸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工贸职校”),很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想起该校耀眼的职教高考成绩:2023届会计专业考生韦诗琴获总分421分(满分450分),在全省中职学生中排名第一。2025届工艺美术专业考生李海琪397分,排名全市第一。与此同时,该校还是名副其实的“竞赛强校”。
工贸职校代表队在强手如林的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公共安全、管理与服务”赛道中,获得铜奖。这并不是工贸职校学子首次闪耀“世赛舞台”,在去年举办的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舞台上,工贸职校代表队勇夺中职组“养老照护”赛项银奖。
奖牌闪耀,映射出的是学子们的汗水与智慧。而更值得深究的,则是由此折射出该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的远见、深耕与突破。
“老师总说世赛不只是比技能,应变、协作和心态都很重要。他们带我们练突发情况应对,教我们靠团队扛压力。多亏这些严格训练,我们才能在世界级赛场上稳定发挥!”谈起指导老师,几位参加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学生如是说。值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同解码这份荣誉背后,工贸职校那群默默耕耘的“筑梦人”及其成长土壤。
从“零”到世界赛场的跨越 荣誉背后的师者力量
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不只是学生技能水平的比拼,更是指导教师团队专业深度、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的终极考验。对于工贸职校的师生而言,此次参赛的领域充满了挑战。
“我们几乎是‘从零起步’。”回顾备赛历程,指导老师之一、工贸职校黄顺意老师感慨道。面对陌生的法条和复杂的案例,师生们主动走出校园,虚心请教法院、律师事务所的专业人士,将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一点点消化、转化为备赛的养分。更大的挑战在于技术关——为了制作出符合大赛要求的技能点,指导老师们甚至毅然从头学起,跨界钻研计算机技术,硬是凭着一股攻坚克难的劲头,将设想变为现实,为比赛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时间紧任务重,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准备得更为充分,黄顺意、古浩斌和樊玉敏3位老师主动放弃暑假休息时间,训练从工作日延至周末,常常天亮进校门,天黑了才离开。备赛的稿件从2100字扩展到14000字——有人梳理竞赛技能点,有人对接校内外资源,有人整理专家指导笔记,有人模拟实操流程,凝聚“1+1>2”的团队合力。
“因为我们的比赛主要是场景模拟,所以老师们不仅要给我们‘恶补’专业知识,还要给我们抠细节,比如口音、肢体动作、形态等。这个暑假,我们和老师们几乎都是在学校一起备赛中度过的。”工贸职校护理高职班学生罗培基说。
而2024年,工贸职校还有4位学生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斩获“养老照护”赛项银奖,又是一次“零”的突破,不仅是学校第一次,也是全市中职领域范围内的第一次。参赛学生之一、当时就读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林思欣说,除了学习常规的理论知识,他们还走进多家单位开展义工、实训活动,后来在老师的推荐下参加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养老照护”赛项,有赖于老师的指导、引荐,以及学校提供的平台和机会,她与其他3位同学才有了站上世界大赛舞台的机会,通过比赛更加坚定了未来进入养老产业的理想。
学校代表队获得世界技能大赛银奖。
培训+实战 建造教师成长的“立交桥”
这份“从零起步的攻坚精神”,正是工贸职校教师团队的生动写照。它并非偶然,而是学校系统性师资培养体系结出的必然果实。
针对不同教师的发展需求,工贸职校构建分层分类的培训体系,让指导老师的能力提升有路径、有支撑。学校围绕“双师型”教师培养核心,构建了“三层三维”培养体系:在“基础层”,通过“新老结对”“校本研修”夯实教师教学基本功;在“提升层”,依托“校企合作项目”“行业技能集训”推动教师深入行业企业一线实践;在“精英层”,选拔骨干教师参与国家级、省市级技能竞赛交流、高校访学研修。这套体系,让每一位教师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成长路径,知道“去哪里”和“怎么走”,为世界级大赛的指导工作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工贸职校坚信,真正的名师是在实践中摔打出来的。因此,学校始终坚持“以赛促教、以练促能”,精心打造了“教学-实践-竞赛”环环相扣的联动机制,为教师提供了多元化的“实战化”实践平台。
竞赛指导,是最好的淬炼。工贸职校鼓励教师参与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指导工作,从校级竞赛到省级、国家级竞赛,学校提供经费支持、时间保障。
行业实践,是活力的源泉。学校以“内涵建设”为抓手,推动教师与行业专家协同开展课程改革、技能攻关,组织教师定期赴企业、行业一线调研,将行业最新标准与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为学生技能提升筑牢根基,将行业最新动态、实操经验融入竞赛指导,让学生训练更贴近实战。
教学科研,是创新的引擎。学校大力支持教师将指导竞赛、企业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和积累的丰富经验,转化为教学改革项目和课题研究,形成“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良性循环的机制。这不仅提升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更使教育教学改革有了深厚的实践根基。
工贸职校学生获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公共安全、管理与服务”赛道铜奖。
全方位保障 打造安心从教的“港湾”
要让教师心无旁骛地投身教学、竞赛和科研,离不开坚实有力的保障支撑。工贸职校从资源、制度、人文三方面入手,构建了全方位保障机制,为教师成长“添底气”“暖人心”。
资源保障是硬支撑。学校每年投入专项经费,用于教师技能提升、科研创新、竞赛支持、培训交流和设备更新。
制度激励是方向标。学校创新评价机制,将竞赛指导成果、企业实践经历、培训学习成效等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定的重要指标,对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团队和个人给予重奖和公开表彰,极大激发了教师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人文关怀是黏合剂。两次世界大赛备赛冲刺阶段,强度大、压力重。校领导多次深入训练室,协调解决备赛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让团队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与力量。正如两支参加世界大赛的备赛团队所言,在那段并肩作战的日子里,“师生同心的协作精神”是支撑他们走下去的关键。
师生团队利用暑期备赛。
无论是各级各类比赛中的获奖学生,还是通过在学校的学习参加职教高考实现人生理想的学生代表,他们的故事都生动地诠释了:人生的赛道不止一条,成功的定义不止一个。一名普通的中职生,通过深耕专业、淬炼技艺,同样能站上更高、更大的舞台,赢得掌声、获得尊重、实现价值,展现工贸学子“敢打硬仗”的韧性与风采。
展望未来,工贸职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彭欣表示,学校将继续坚定不移地以“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核心,不断优化精准化培训体系,拓展实战化实践平台,强化全方位保障机制,通过“教师强”有效带动“教学强、学生强”,持续深化内涵建设,为江门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工贸智慧和工贸力量。
【文/图 张翠玲】
责任编辑:伍诗璐
二审:钟建基
三审:宁园
暂无评论